SCR脱硝装置结构优化及喷氨雾化仿真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0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其意义 | 第14页 |
1.2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介绍 | 第14-16页 |
1.2.1 SCR技术原理 | 第14-15页 |
1.2.2 SCR技术的评价与发展历史 | 第15-16页 |
1.3 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4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18-20页 |
1.4.1 研究目的 | 第18-19页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第2章 SCR反应机理及脱硝效率影响因素 | 第20-29页 |
2.1 引言 | 第20页 |
2.2 SCR脱硝化学原理 | 第20-22页 |
2.3 SCR脱硝微观反应机理 | 第22-24页 |
2.3.1 SCR脱硝反应过程 | 第22-23页 |
2.3.2 SCR脱硝反应的动力学分析 | 第23-24页 |
2.4 SCR脱硝效率的影响因素及性能评价 | 第24-27页 |
2.4.1 微观中影响脱硝反应速率的因素 | 第24-25页 |
2.4.2 宏观中影响SCR脱硝的因素 | 第25-27页 |
2.4.3 脱硝系统的关键技术指标 | 第2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3章 SCR脱硝装置的数值模拟及结构优化 | 第29-49页 |
3.1 引言 | 第29页 |
3.2 数值模拟方法 | 第29-32页 |
3.2.1 模型的假设 | 第30页 |
3.2.2 控制基本方程的建立 | 第30-31页 |
3.2.3 湍流运动方程 | 第31页 |
3.2.4 物质输运模型 | 第31页 |
3.2.5 多孔介质模型 | 第31-32页 |
3.3 控制方程的离散求解 | 第32-33页 |
3.3.1 离散方法及离散格式 | 第32页 |
3.3.2 离散方程的求解方法 | 第32页 |
3.3.3 方程求解的收敛判断准则 | 第32-33页 |
3.4 SCR脱硝系统模型的建立 | 第33-36页 |
3.4.1 SCR模型结构 | 第33-34页 |
3.4.2 脱硝模型网格划分 | 第34-35页 |
3.4.3 FLUENT模拟设定与参数设置 | 第35-36页 |
3.5 SCR脱硝系统的性能评价指标 | 第36-37页 |
3.6 SCR脱硝系统的模拟分析及结构优化 | 第37-48页 |
3.6.1 不加导流板脱硝系统的模拟分析 | 第38-40页 |
3.6.2 加导流装置后的脱硝系统的模拟分析 | 第40-48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4章 SCR系统变工况模拟分析 | 第49-54页 |
4.1 引言 | 第49页 |
4.2 变工况参数 | 第49-50页 |
4.3 模拟结果分析 | 第50-52页 |
4.3.1 流场模拟结果 | 第50-51页 |
4.3.2 氨浓度场模拟 | 第51页 |
4.3.3 结果分析 | 第51-5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5章 脱硝系统氨喷射雾化模拟 | 第54-69页 |
5.1 引言 | 第54页 |
5.2 SCR系统使用的还原剂 | 第54-57页 |
5.2.1 尿素系统介绍 | 第54-55页 |
5.2.2 喷雾模型 | 第55-57页 |
5.3 雾化破碎模型 | 第57-60页 |
5.3.1 泰勒类比破碎模型 | 第57-59页 |
5.3.2 波动破碎模型 | 第59-60页 |
5.4 喷射模拟计算 | 第60-68页 |
5.4.1 喷射模拟计算 | 第60-61页 |
5.4.2 进口压力对喷嘴喷嘴出口流场的影响 | 第61-65页 |
5.4.3 进口压力对喷嘴喷嘴出口浓度的影响 | 第65-66页 |
5.4.4 进口压力对喷嘴喷雾的影响 | 第66-6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69页 |
6.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第69-70页 |
6.3 本文的不足和工作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