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引言 | 第9-12页 |
1.1 病程相关蛋白 | 第9-11页 |
1.1.1 病程相关蛋白家族 | 第9页 |
1.1.2 病程相关蛋白功能 | 第9-10页 |
1.1.3 病程相关蛋白 1 | 第10页 |
1.1.4 病程相关蛋白 2 | 第10页 |
1.1.5 病程相关蛋白 5 | 第10-11页 |
1.2 小麦成株抗叶锈病 | 第11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12-17页 |
2.1 材料、试剂及仪器 | 第12页 |
2.1.1 材料 | 第12页 |
2.1.2 试剂 | 第12页 |
2.1.3 仪器 | 第12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12-17页 |
2.2.1 材料处理 | 第12-13页 |
2.2.2 β-1, 3-葡聚糖酶的提取与测定 | 第13页 |
2.2.3 小麦总RNA的提取及cDNA第一链的合成 | 第13页 |
2.2.4 小麦TaLr35PR1、TaLr35PR2 和TaLr35PR5 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 第13-14页 |
2.2.5 小麦TaLr35PR1、TaLr35PR2 和TaLr35PR5 蛋白表达模式分析 | 第14-17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17-37页 |
3.1 TcLr35 小麦抗叶锈性分析 | 第17页 |
3.2 β-1, 3-葡聚糖酶活性测定 | 第17-18页 |
3.3 3个PR基因在核酸水平的表达模式 | 第18-29页 |
3.3.1 叶锈菌诱导不同时间点3个PR基因的表达模式 | 第18-20页 |
3.3.2 叶锈菌诱导下3个PR基因在小麦不同生长期的表达模式 | 第20-23页 |
3.3.3 3个PR基因在小麦根、茎、叶中的表达模式 | 第23-25页 |
3.3.4 叶锈菌及信号分子诱导后表达模式 | 第25-29页 |
3.4 蛋白质的诱导表达 | 第29-30页 |
3.5 蛋白水平的表达谱分析 | 第30-37页 |
3.5.1 叶锈菌诱导不同时间点的表达谱分析 | 第30-33页 |
3.5.2 3个PR蛋白在小麦不同生长期的表达谱 | 第33-37页 |
4 全文讨论 | 第37-40页 |
4.1 病程相关蛋白在抗小麦叶锈病中的作用 | 第37页 |
4.2 病程相关蛋白在介导小麦成株抗叶锈机制中的作用 | 第37-38页 |
4.3 不同信号分子介导的信号途径分析 | 第38页 |
4.4 研究展望 | 第38-40页 |
5 全文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6页 |
附录 | 第46-50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0-51页 |
作者简介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附件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