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前言 | 第8-1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1-2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6-35页 |
1.荧光偏振技术检测系列化合物与ER的结合力 | 第26-28页 |
1.1 系列苯并呋喃类化合物 | 第26-27页 |
1.2 系列三元环类化合物 | 第27-28页 |
1.3 总结 | 第28页 |
2.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候选化合物对ER活性的调节作用 | 第28-29页 |
3.体外乳腺癌细胞增殖抑制试验评价候选化合物在体外对ER表达水平不同的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 第29-32页 |
3.1 细胞株及培养条件 | 第29-30页 |
3.2 给药方案 | 第30页 |
3.3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乳腺癌MCF-7细胞ERα的表达 | 第30页 |
3.4 Western Blot检测乳腺癌细胞ERα表达 | 第30-31页 |
3.5 WST-1细胞活率检测 | 第31-32页 |
4.乳腺癌裸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评价候选化合物在体内对ER表达阳性的乳腺癌移植瘤裸小鼠的治疗作用 | 第32页 |
5.TAM诱导乳腺癌MCF-7耐药细胞株耐药性鉴定 | 第32-35页 |
5.1 给药方案 | 第32-33页 |
5.2 结果:细胞活率检测 | 第33页 |
5.3 结果:Western Blot检测MCF-7细胞TAM耐药株雌激素受体表达情况 | 第33-35页 |
讨论 | 第35-37页 |
致谢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2页 |
综述 | 第42-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附件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