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1页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17页 |
1.1.1 地下储气库的发展 | 第13-14页 |
1.1.2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 第14-15页 |
1.1.3 区域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2 背景噪声在地震学中的的应用现状 | 第17-28页 |
1.2.1 台基噪声水平研究的进展 | 第17-21页 |
1.2.2 背景噪声研究地下结构的进展 | 第21-23页 |
1.2.3 背景噪声研究地下介质变化的进展 | 第23-28页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28-31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28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28-31页 |
第二章 地震背景噪声研究的理论基础及方法 | 第31-49页 |
2.1 台基噪声评估方法 | 第31-33页 |
2.2 背景噪声成像方法 | 第33-42页 |
2.2.1 利用背景噪声互相关提取格林函数的原理 | 第34-35页 |
2.2.2 数据预处理 | 第35-37页 |
2.2.3 频散曲线 | 第37-41页 |
2.2.4 面波层析成像 | 第41-42页 |
2.3 测量波速变化方法 | 第42-49页 |
2.3.1 波速变化的测量原理 | 第43页 |
2.3.2 尾波干涉法 | 第43-45页 |
2.3.3 移动窗互谱法 | 第45-46页 |
2.3.4 延展法 | 第46-49页 |
第三章 新疆流动台阵噪声水平分析 | 第49-57页 |
3.1 台阵介绍 | 第49-50页 |
3.2 数据处理步骤 | 第50-51页 |
3.3 新疆流动台站噪声水平分析 | 第51-55页 |
3.3.1 噪声基本特征 | 第51-52页 |
3.3.2 噪声水平对比分析 | 第52-55页 |
3.5 讨论与结论 | 第55-57页 |
第四章 新疆呼图壁高频背景噪声层析成像研究 | 第57-71页 |
4.1 研究区域构造特征 | 第57-60页 |
4.1.1 区域地质背景 | 第58-59页 |
4.1.2 呼图壁地下储气库 | 第59-60页 |
4.2 观测系统介绍 | 第60-61页 |
4.3 面波层析成像 | 第61-68页 |
4.3.1 格林函数计算 | 第61-65页 |
4.3.2 频散曲线测量 | 第65-66页 |
4.3.3 一维剪切波速度结构 | 第66-67页 |
4.3.4 群速度图像 | 第67-68页 |
4.4 讨论与结论 | 第68-71页 |
第五章 利用背景噪声监测呼图壁地下储气库浅层介质变化 | 第71-81页 |
5.1 数据及其处理方法 | 第71-73页 |
5.2 波速变化测量结果 | 第73-76页 |
5.2.1 互相关函数 | 第73-74页 |
5.2.2 波速变化 | 第74-76页 |
5.2.3 波速测量误差 | 第76页 |
5.3 波速变化机制 | 第76-79页 |
5.4 讨论与结论 | 第79-81页 |
第六章 利用井下地震计串研究区域波场特征 | 第81-97页 |
6.1 垂直井孔地震观测资料的应用现状 | 第81-84页 |
6.2 云南普洱垂直井孔地震观测系统 | 第84-95页 |
6.2.1 井下地震计方向校正 | 第85-88页 |
6.2.2 噪声分析 | 第88-89页 |
6.2.3 井孔附近介质结构 | 第89-95页 |
6.3 讨论与结论 | 第95-97页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第97-101页 |
7.1 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7-98页 |
7.2 展望 | 第98-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17页 |
致谢 | 第117-119页 |
个人基本情况介绍 | 第1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