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层稀疏表示模型的人体姿态和行为相似性度量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 1.2.1 人体姿态识别研究 | 第10-11页 |
| 1.2.2 人体行为识别研究 | 第11-13页 |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目标 | 第13-14页 |
| 1.3.1 研究目标 | 第13页 |
| 1.3.2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4-17页 |
| 第2章 相似性度量以及行为识别理论 | 第17-31页 |
| 2.1 引言 | 第17页 |
| 2.2 相似性度量理论 | 第17-29页 |
| 2.2.1 人体姿态的表示方法 | 第17-22页 |
| 2.2.2 距离度量的相关理论 | 第22-29页 |
| 2.3 行为识别理论 | 第29-30页 |
| 2.3.1 人体行为的表示方法 | 第29页 |
| 2.3.2 人体行为的识别方法 | 第29-30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第3章 基于分层稀疏模型的人体姿态相似性度量 | 第31-47页 |
| 3.1 引言 | 第31页 |
| 3.2 人体姿态骨架模型 | 第31-32页 |
| 3.3 多尺度人体姿态特征向量的构成 | 第32-34页 |
| 3.4 人体姿态相似性度量的学习 | 第34-37页 |
| 3.5 实验过程 | 第37-44页 |
| 3.5.1 数据准备 | 第37-39页 |
| 3.5.2 评估标准 | 第39页 |
| 3.5.3 实验结果 | 第39-44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44-47页 |
| 第4章 基于傅里叶金字塔模型的人体行为相似性度量 | 第47-59页 |
| 4.1 引言 | 第47页 |
| 4.2 傅里叶时空金字塔特征模型 | 第47-51页 |
| 4.3 人体行为相似性度量的学习 | 第51-53页 |
| 4.4 基于相似性度量的行为识别 | 第53-58页 |
| 4.4.1 相似性度量进行行为识别的方法 | 第53-54页 |
| 4.4.2 实验过程 | 第54-58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结论 | 第59-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第65-67页 |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