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背景 | 第9-10页 |
1.1.2 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3-14页 |
第2章 挣值方法分析 | 第14-21页 |
2.1 传统挣值管理方法 | 第14-16页 |
2.1.1 挣值分析法的三个基本参数 | 第14页 |
2.1.2 偏差指标 | 第14-15页 |
2.1.3 绩效指标 | 第15页 |
2.1.4 挣值法的不足 | 第15-16页 |
2.2 模糊挣值方法 | 第16-17页 |
2.2.1 研发项目应用模糊挣值法的必要性 | 第16页 |
2.2.2 模糊理论介绍 | 第16-17页 |
2.2.3 模糊挣值定义及计算 | 第17页 |
2.2.4 模糊数转化为实数 | 第17页 |
2.3 挣值法中的质量因素 | 第17-20页 |
2.3.1 质量参数分析过程 | 第18-19页 |
2.3.2 质量参数指标计算 | 第19-2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3章 J公司机床研发项目管理及控制方法优化 | 第21-29页 |
3.1 J公司介绍 | 第21页 |
3.2 J公司机床研发项目背景 | 第21-22页 |
3.3 J公司机床研发项目实施流程 | 第22-23页 |
3.3.1 产品策划阶段 | 第22页 |
3.3.2 产品设计阶段 | 第22-23页 |
3.3.3 生产装配阶段 | 第23页 |
3.3.4 样机试验阶段 | 第23页 |
3.4 机床研发项目目标 | 第23-24页 |
3.4.1 项目成本目标 | 第23页 |
3.4.2 项目进度目标 | 第23-24页 |
3.4.3 项目质量目标 | 第24页 |
3.5 机床研发项目成本、进度、质量目标传统控制方法 | 第24-25页 |
3.6 机床研发项目成本、进度、质量目标优化控制方法 | 第25-27页 |
3.6.1 机床研发项目成本、进度、质量的关系 | 第25页 |
3.6.2 机床研发项目成本、进度、质量综合控制流程 | 第25-27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4章 J公司机床研发项目优化控制应用 | 第29-47页 |
4.1 项目概况 | 第29-31页 |
4.1.1 项目背景 | 第29页 |
4.1.2 项目范围 | 第29-30页 |
4.1.3 项目目标 | 第30-31页 |
4.2 项目计划 | 第31-38页 |
4.2.1 项目资源计划 | 第31-32页 |
4.2.2 项目进度计划 | 第32-34页 |
4.2.3 项目预算计划 | 第34-36页 |
4.2.4 挣值控制基线 | 第36-38页 |
4.3 项目成本、进度、质量模糊挣值分析 | 第38-43页 |
4.3.1 成本、进度模糊挣值监测 | 第38-40页 |
4.3.2 建立质量评价模型 | 第40-41页 |
4.3.3 建立模糊评价矩阵 | 第41-42页 |
4.3.4 计算质量指数 | 第42-43页 |
4.4 评价指标计算 | 第43-44页 |
4.4.1 质量挣值指标计算 | 第43页 |
4.4.2 成本评价指标计算 | 第43-44页 |
4.4.3 进度评价指标计算 | 第44页 |
4.5 结果分析 | 第44-4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5章 项目偏差分析及改进措施 | 第47-52页 |
5.1 偏差分析及改进措施 | 第47-50页 |
5.1.1 成本偏差分析及改进措施 | 第47页 |
5.1.2 进度偏差分析及改进措施 | 第47-49页 |
5.1.3 质量偏差分析及改进措施 | 第49-50页 |
5.2 模糊挣值法与传统挣值法实施效果优势对比 | 第50-51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