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2 相关理论阐述 | 第15-26页 |
2.1 税收遵从概念 | 第15-16页 |
2.1.1 税收遵从定义 | 第15页 |
2.1.2 税收遵从的分类 | 第15-16页 |
2.2 税收遵从分析 | 第16-20页 |
2.2.1 纳税人税收遵从经济学分析 | 第16-18页 |
2.2.2 纳税人税收遵从行为心理学分析 | 第18-19页 |
2.2.3 信息不对称分析 | 第19-20页 |
2.3 新公共管理的基本理论观点 | 第20-24页 |
2.3.1 引入企业经营管理思想,以提高效益为中心 | 第20-21页 |
2.3.2 建立“顾客至上”的服务型政府 | 第21-22页 |
2.3.3 以顾客满意度作为衡量绩效的标准 | 第22-23页 |
2.3.4 发挥市场作用,引入竞争机制 | 第23-24页 |
2.4 新公共管理理论对税收遵从的启示 | 第24-26页 |
2.4.1 建立健全纳税服务法律体系 | 第24页 |
2.4.2 税务管理向企业化转变 | 第24页 |
2.4.3 纳税服务向社会化转变 | 第24-26页 |
3 当前中国税收遵从问题现状 | 第26-31页 |
3.1 税务登记遵从问题现状 | 第26-28页 |
3.1.1 税务登记率低 | 第26-27页 |
3.1.2 地方税收税务登记信息真实性差 | 第27页 |
3.1.3 税务登记变更、注销、审验遵从度不高 | 第27-28页 |
3.2 纳税申报遵从现状 | 第28-31页 |
3.2.1 不按规定履行纳税申报义务 | 第28-29页 |
3.2.2 纳税申报质量不高 | 第29页 |
3.2.3 申报不缴税现象普遍存在 | 第29-30页 |
3.2.4 地方税收稽查效果不彰 | 第30-31页 |
4 当前中国税收遵从度不高原因剖析 | 第31-38页 |
4.1 税制本身不合理因素 | 第31-34页 |
4.1.1 征税目标设定不合理 | 第31-32页 |
4.1.2 税收法律制度不健全 | 第32页 |
4.1.3 税收遵从成本过高 | 第32-33页 |
4.1.4 税收优惠政策比较混乱 | 第33-34页 |
4.1.5 税制复杂存在缺陷,容易诱发偷逃税 | 第34页 |
4.2 纳税环境复杂多变 | 第34-38页 |
4.2.1 税收立法层次较低,税法缺乏稳定性和连贯性 | 第34-35页 |
4.2.2 税收管理体制导致管理效率低下 | 第35页 |
4.2.3 政府用税机制缺乏监督 | 第35-37页 |
4.2.4 纳税人不公平待遇 | 第37-38页 |
5 新公共管理视角下提高税收遵从的对策 | 第38-46页 |
5.1 完善制度建设 | 第38-39页 |
5.1.1 进一步完善税法和税制 | 第38页 |
5.1.2 规范税收征管程序 | 第38页 |
5.1.3 加强纳税服务体系建设 | 第38-39页 |
5.1.4 加大税收执法力度,建立分类分级税务稽查制度 | 第39页 |
5.2 加强宣传教育 | 第39-41页 |
5.2.1 加强征税人员观念的转变 | 第39-40页 |
5.2.2 提高纳税人缴税的主动性 | 第40页 |
5.2.3 组织征纳双方合作和交流 | 第40-41页 |
5.3 以纳税人需求为出发点,提高纳税服务质量 | 第41-43页 |
5.3.1 增加纳税服务渠道,打造高效纳税服务平台 | 第41-42页 |
5.3.2 以“纳税人体验”为导向,提供个性化纳税服务 | 第42-43页 |
5.3.3 广泛应用信息化技术和手段 | 第43页 |
5.4 以纳税人满意为导向,建立绩效评估体系 | 第43-45页 |
5.4.1 建立“以纳税人为中心”纳税服务绩效评估 | 第43-44页 |
5.4.2 建立税务部门征税评估体系 | 第44页 |
5.4.3 完善纳税人信誉评估体系 | 第44-45页 |
5.5 以市场为调解机制,优化社会资源配置 | 第45-46页 |
5.5.1 进一步加强涉税服务外包 | 第45页 |
5.5.2 引入涉税中介机构 | 第45-46页 |
6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