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1 绪论 | 第8-14页 |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目的 | 第8-9页 |
| 1.2 循环肿瘤细胞捕获和检测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9-13页 |
| 1.3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创新内容 | 第13-14页 |
| 1.3.1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 | 第13页 |
| 1.3.2 本课题的创新内容 | 第13-14页 |
| 2 循环肿瘤细胞捕获与识别装置的微流芯片设计 | 第14-25页 |
| 2.1 微流芯片概述 | 第14-19页 |
| 2.1.1 微流芯片的发展 | 第14-15页 |
| 2.1.2 微流芯片常用材料 | 第15-16页 |
| 2.1.3 微流芯片的常用加工技术 | 第16-19页 |
| 2.2 流速测量芯片设计 | 第19-21页 |
| 2.2.1 流速测量概述 | 第19-20页 |
| 2.2.2 流速测量芯片设计与加工 | 第20-21页 |
| 2.3 阀控试剂分配芯片设计 | 第21-23页 |
| 2.3.1 流体控制概述 | 第21-22页 |
| 2.3.2 阀控芯片设计与加工 | 第22-23页 |
| 2.4 循环肿瘤细胞捕获芯片 | 第23-24页 |
| 2.4.1 循环肿瘤细胞捕获芯片概述 | 第23页 |
| 2.4.2 循环肿瘤细胞捕获芯片设计与加工 | 第23-24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3 循环肿瘤细胞捕获与识别装置硬件设计 | 第25-40页 |
| 3.1 循环肿瘤细胞捕获与识别装置硬件概述 | 第25-27页 |
| 3.1.1 循环肿瘤细胞捕获与识别装置的原理概述 | 第25-27页 |
| 3.1.2 STM32F107开发平台概述 | 第27页 |
| 3.2 STM32-F107核心控制电路 | 第27-31页 |
| 3.3 扩展板硬件电路 | 第31-36页 |
| 3.4 步进电机驱动电路 | 第36-37页 |
| 3.5 液晶屏驱动电路 | 第37-39页 |
| 3.6 本章总结 | 第39-40页 |
| 4 循环肿瘤细胞捕获与识别装置软件设计 | 第40-50页 |
| 4.1 循环肿瘤细胞捕获与识别装置下位机驱动设计 | 第40-44页 |
| 4.1.1 STM32F107芯片驱动程序概述 | 第40-41页 |
| 4.1.2 电磁比例阀控制软件 | 第41-43页 |
| 4.1.3 步进电机控制软件设计 | 第43页 |
| 4.1.4 阀和气泵控制软件设计 | 第43-44页 |
| 4.1.5 控制代码解码程序设计 | 第44页 |
| 4.2 循环肿瘤细胞捕获与识别装置上位机控制程序设计 | 第44-49页 |
| 4.2.1 嵌入式开发软件LabView概述 | 第45页 |
| 4.2.2 上位机控制系统LabView程序设计 | 第45-49页 |
| 4.3 本章总结 | 第49-50页 |
| 5 循环肿瘤细胞捕获与识别装置诊断性能及结果分析 | 第50-55页 |
| 5.1 芯片调试 | 第50-52页 |
| 5.1.1 流速测量芯片调试 | 第50-51页 |
| 5.1.2 试剂分配芯片调试 | 第51页 |
| 5.1.3 循环肿瘤细胞捕获芯片调试 | 第51-52页 |
| 5.2 装置上下位机调试 | 第52-53页 |
| 5.3 装置整体调试与评估 | 第53-54页 |
| 5.4 系统诊断结果分析 | 第54页 |
| 5.5 本章总结 | 第54-55页 |
| 6 总结和展望 | 第55-57页 |
| 6.1 总结 | 第55-56页 |
| 6.2 展望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3页 |
| 附录 | 第63-64页 |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