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海洋学论文--海洋调查与观测论文--调查与观测技术设备论文

多普勒雷达散射计的系统设计与仿真--宽刈幅海洋表面流测量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9-33页
    1.1 引言第19-20页
    1.2 洋流观测需求第20-22页
        1.2.1 海洋工程需求第20-21页
        1.2.2 科学研究需求第21-22页
    1.3 洋流观测手段第22-28页
        1.3.1 现场测量第23-24页
        1.3.2 遥感测量第24-28页
    1.4 观测技术发展方向第28-30页
        1.4.1 观测系统的选择第28-29页
        1.4.2 新的观测手段第29-30页
    1.5 论文主要内容和贡献第30-33页
第2章 多普勒雷达散射计基本理论第33-51页
    2.1 引言第33页
    2.2 雷达散射计体制第33-37页
        2.2.1 固定扇形波束散射计第33-35页
        2.2.2 笔形波束扫描散射计第35页
        2.2.3 扇形波束扫描散射计第35-37页
    2.3 多普勒散射计体制选择第37-43页
        2.3.1 多普勒带宽第37-39页
        2.3.2 脉冲时序第39-41页
        2.3.3 体制选择第41-43页
    2.4 多普勒雷达散射计的观测几何第43-45页
    2.5 多普勒雷达散射计干涉测量原理第45-49页
    2.6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3章 海面多普勒谱模型第51-75页
    3.1 引言第51页
    3.2 海面多普勒谱模型第51-61页
        3.2.1 多普勒调制转移函数第52-53页
        3.2.2 后向散射调制转移函数第53-56页
        3.2.3 多普勒谱第56-58页
        3.2.4 海浪谱第58-61页
    3.3 海面多普勒谱验证第61-62页
    3.4 海面多普勒谱仿真第62-74页
        3.4.1 海面多普勒谱随入射角的变化第62-64页
        3.4.2 海面多普勒谱随载波频率的变化第64-66页
        3.4.3 海面多普勒谱随风速的变化第66-68页
        3.4.4 海面多普勒谱随方位角的变化第68-74页
    3.5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4章 相关系数模型第75-93页
    4.1 引言第75页
    4.2 雷达脉冲回波复相关系数第75-80页
    4.3 去相关系数第80-85页
        4.3.1 热噪声去相关第80-81页
        4.3.2 失配去相关第81-83页
        4.3.3 空间去相关第83-84页
        4.3.4 时间去相关第84-85页
    4.4 相位误差模型第85-88页
        4.4.1 干涉相位误差第85-86页
        4.4.2 相干系数的相位估计第86-87页
        4.4.3 相关系数的幅度估计第87-88页
    4.5 相关系数模型验证第88-91页
        4.5.1 机载实验数据第88-90页
        4.5.2 相关系数对比第90-91页
    4.6 独立样本数第91-92页
    4.7 本章小结第92-93页
第5章 多普勒雷达散射计系统仿真第93-117页
    5.1 引言第93页
    5.2 多普勒雷达散射计仿真模型第93-99页
        5.2.1 多普勒雷达散射计仿真流程第94-95页
        5.2.2 多普勒雷达散射计系统参数第95-96页
        5.2.3 脉冲时序选择第96-98页
        5.2.4 天线扫描损失第98-99页
    5.3 系统参数优化第99-102页
        5.3.1 PRF优化第99-100页
        5.3.2 信号带宽优化第100-102页
    5.4 海洋表面流速度测量精度第102-105页
        5.4.1 收发同波束天线第102-104页
        5.4.2 收发双波束天线第104-105页
    5.5 系统传递误差Kpc第105-110页
    5.6 脉冲时序设计第110-114页
        5.6.1 改进的脉冲时序模型第110-111页
        5.6.2 脉冲时序改进后的海洋表面流速度测量精度第111-114页
    5.7 本章小结第114-117页
第6章 卫星姿态与卫星速度测量误差引起的测速误差第117-133页
    6.1 引言第117页
    6.2 空间去相关的相位误差第117-123页
        6.2.1 空间去相关的相位spatialf 对观测方位角0j 的微分第118-120页
        6.2.2 空间去相关的相位spatialf 对雷达入射角q 的微分第120-121页
        6.2.3 空间去相关的相位spatialf 对卫星速度satV的微分第121-123页
    6.3 观测方位角和雷达入射角误差第123-125页
        6.3.1 偏航角yx 引起的观测方位角和雷达入射角误差第123-124页
        6.3.2 俯仰角px 引起的观测方位角和雷达入射角误差第124页
        6.3.3 滚动角rx 引起的观测方位角和雷达入射角误差第124-125页
        6.3.4 卫星姿态测量误差引起的入射角和方位角误差仿真第125页
    6.4 卫星速度测量误差第125-127页
    6.5 表面流速度测量误差第127-132页
    6.6 本章小结第132-133页
第7章 海面多普勒谱参数敏感度及误差分析第133-149页
    7.1 引言第133页
    7.2 海浪谱模型对多普勒频移估计的影响第133-140页
        7.2.1 Elfouhaily谱第133-135页
        7.2.2 Apel谱第135-137页
        7.2.3 不同海浪谱模型的比较第137-138页
        7.2.4 不同海浪谱模型的多普勒频移比较第138-140页
    7.3 海浪谱方向分布函数对多普勒频移估计的影响第140-143页
        7.3.1 海浪谱方向函数第140-142页
        7.3.2 不同方向函数的多普勒频移比较第142-143页
    7.4 风速测量误差对表面流反演的影响第143-145页
    7.5 风向测量误差对表面流反演的影响第145-147页
    7.6 本章小结第147-149页
第8章 总结与展望第149-155页
    8.1 论文总结第149-153页
        8.1.1 多普勒雷达散射计测量原理第149页
        8.1.2 系统仿真模型及信号处理第149-151页
        8.1.3 卫星姿态和速度测量误差影响分析第151-152页
        8.1.4 海面多普勒谱参数敏感度分析第152-153页
    8.2 本论文的主要贡献第153-154页
    8.3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展望第154-155页
参考文献第155-165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65-167页
致谢第167页

论文共1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子商务中第三方支付服务的民事法律关系探析--以支付宝为例
下一篇:Al/Ni叠层箔自蔓延反应研究及焊接温度场的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