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钢结构防火涂料的分类 | 第13-14页 |
1.2.1 厚涂型钢结构防火涂料 | 第13-14页 |
1.2.2 薄涂型钢结构防火涂料 | 第14页 |
1.2.3 超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 | 第14页 |
1.3 钢结构防火涂料的防火机理 | 第14-15页 |
1.3.1 非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料的防火机理 | 第14-15页 |
1.3.2 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料的防火机理 | 第15页 |
1.4 膨胀型防火涂料的阻燃机理 | 第15-17页 |
1.4.1 气相阻燃机理 | 第15-16页 |
1.4.2 凝聚相阻燃机理 | 第16-17页 |
1.5 水性超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17-22页 |
1.5.1 成膜物质 | 第17-19页 |
1.5.2 膨胀阻燃体系 | 第19-20页 |
1.5.3 无机填料 | 第20-21页 |
1.5.4 纳米材料的应用 | 第21-22页 |
1.6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22-23页 |
第2章 基料乳液的选择与分析 | 第23-36页 |
引言 | 第23-24页 |
2.1 实验部分 | 第24-27页 |
2.1.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第24页 |
2.1.2 膨胀防火涂层制备工艺 | 第24-25页 |
2.1.3 测试方法 | 第25-27页 |
2.2 结果与讨论 | 第27-35页 |
2.2.1 附着力测试 | 第27-28页 |
2.2.2 冲击强度测试 | 第28页 |
2.2.3 涂层耐水性能测试 | 第28-29页 |
2.2.4 防火涂层耐火性能测试 | 第29-30页 |
2.2.5 防火涂层锥形量热仪分析 | 第30-32页 |
2.2.6 锥形量热仪残炭形貌分析 | 第32-33页 |
2.2.7 炭层强度分析 | 第33-34页 |
2.2.8 环氧固化体系热失重分析 | 第34-35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3章 膨胀阻燃体系基本组分研究 | 第36-50页 |
引言 | 第36页 |
3.1 实验部分 | 第36-38页 |
3.1.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第36-37页 |
3.1.2 测试方法 | 第37-38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38-48页 |
3.2.1 膨胀阻燃体系优化-正交试验 | 第38-41页 |
3.2.3 膨胀阻燃体系及防火涂层的热行为分析 | 第41-43页 |
3.2.4 三嗪成炭-发泡剂在膨胀防火涂层中的应用 | 第43-48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4章 无机填料对防火涂料性能影响的研究 | 第50-65页 |
引言 | 第50页 |
4.1 实验部分 | 第50-53页 |
4.1.1 实验原料与仪器 | 第50-51页 |
4.1.2 测试方法 | 第51-53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53-63页 |
4.2.1 氢氧化镁和硼酸锌对防火涂料性能的影响 | 第53-57页 |
4.2.2 纳米二氧化钛对防火涂料性能的影响 | 第57-63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5章 聚磷酸铵纳米复合物对防火涂料的作用机理研究 | 第65-86页 |
引言 | 第65-66页 |
5.1 实验部分 | 第66-69页 |
5.1.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第66-67页 |
5.1.2 APP-TiO_2纳米复合物的制备 | 第67页 |
5.1.3 测试方法 | 第67-69页 |
5.2 结果与讨论 | 第69-85页 |
5.2.1 APP-MMT纳米复合物对防火涂料性能的影响 | 第69-75页 |
5.2.2 APP-TiO_2纳米复合物对防火涂料性能的影响 | 第75-85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6-88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86-87页 |
6.2 主要创新点 | 第87页 |
6.3 研究展望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第94-95页 |
致谢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