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开采论文--煤矿开采论文--地下开采方法论文

长安煤矿河流下综放开采技术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1 绪论第9-14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9-10页
        1.1.1 选题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1页
        1.2.3 导水裂隙带的研究方法第11-12页
    1.3 研究内容及目的第12-13页
        1.3.1 研究内容第12页
        1.3.2 研究的目的第12-13页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第13-14页
2 4113综放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第14-22页
    2.1 4113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第14-16页
        2.1.1 地表水第14-16页
        2.1.2 地层水第16页
    2.2 矿井涌水量及其预测第16-17页
        2.2.1 导水裂隙带未与地表河流沟通时矿井涌水量预测第16-17页
        2.2.2 导水裂隙带与地表河流沟通时涌水量预测第17页
    2.3 4113工作面覆岩地层含(隔)水性分析第17-20页
    2.4 本章小结第20-22页
3 4113综放工作面开采相似材料模拟第22-30页
    3.1 相似材料模拟方法第22页
    3.2 相似材料模拟实验设计第22-24页
    3.3 模拟放顶煤开采方案第24页
        3.3.1 模拟开采分析第24页
        3.3.2 模拟开采方案确定第24页
    3.4 实验开采过程及覆岩破坏规律第24-28页
        3.4.1 实验过程分析第24-27页
        3.4.2 地表破坏特征第27-28页
    3.5 本章小结第28-30页
4 4113 综放工作面开采数值模拟第30-50页
    4.1 数值模拟研究方法选择第30页
    4.2 计算模型第30-32页
        4.2.1 数值计算方案第30页
        4.2.2 数值计算模型第30-31页
        4.2.3 力学参数的选取第31-32页
    4.3 数值计算结果及分析第32-48页
        4.3.1 开采厚度 6m时围岩运移与渗流规律第32-38页
        4.3.2 开采厚度 8m时围岩运移与渗流规律第38-43页
        4.3.3 开采厚度 10m时围岩运移与渗流规律第43-48页
    4.4 本章小结第48-50页
5 水体下综放开采类比工程研究第50-58页
    5.1 类比工程选择依据第50-55页
        5.1.1 类比工程选择依据第50页
        5.1.2 类比矿区导水裂隙带高度实测实例第50-55页
    5.2 类比工程水下综采放顶煤开采分析第55-57页
        5.2.1 煤层覆岩破坏高度统计分析第55页
        5.2.2 水下采煤裂缝导水带类比适合性分析第55-56页
        5.2.3 工作面覆岩导水裂隙带高度预计第56-57页
    5.3 本章小结第57-58页
6 4113综放工作面开采现场工业性试验第58-65页
    6.1 研究背景第58页
    6.2 综放开采可行性分析第58-60页
    6.3 开采参数确定第60-62页
    6.4 矿井排水能力校核第62-63页
    6.5 现场应用效果第63-64页
        6.5.1 限高开采的实施第63页
        6.5.2 煤炭采出量及工作面涌水量第63页
        6.5.3 井上下水文观测第63-64页
    6.6 本章小结第64-65页
7 结论第65-66页
致谢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0页
附录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仲裁员法律责任制度问题研究
下一篇:电子商务商业方法专利保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