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引言 | 第7-9页 |
1.1 问题的引出 | 第7页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思路 | 第7-9页 |
第2章 美国版权转移终止制度 | 第9-19页 |
2.1 在1978年 1 月1日当日或以后发生的转移 | 第10-12页 |
2.1.1 权利行使期限及通知期间 | 第10-11页 |
2.1.2 行使终止权利的主体 | 第11-12页 |
2.2 在1978年 1 月1日之前发生的转移 | 第12-14页 |
2.3 终止权对演绎作品的影响 | 第14-15页 |
2.4 职务作品不适用终止权 | 第15-16页 |
2.5 终止权的不可让与性 | 第16-19页 |
第3章 终止制度中的冲突与平衡 | 第19-30页 |
3.1 制定终止制度的政策考虑 | 第19-23页 |
3.1.1 版权更新制度的缺陷 | 第19-20页 |
3.1.2 功利主义目的 | 第20-21页 |
3.1.3 分配公平 | 第21-23页 |
3.2 作者权利与版权受让人利益间的冲突与平衡 | 第23-27页 |
3.2.1 作者权利 | 第23-24页 |
3.2.2 版权受让人利益 | 第24-25页 |
3.2.3 冲突、博弈与平衡 | 第25-27页 |
3.3 终止制度与合同自由之间的冲突与解释 | 第27-30页 |
3.3.1 冲突概况 | 第27-28页 |
3.3.2 理论解释 | 第28-30页 |
第4章 终止制度中的问题及合理性分析 | 第30-35页 |
4.1 作者的弱势地位:“艺术家真的快要饿死”了吗? | 第30-33页 |
4.1.1 假如艺术家是穷困潦倒的,终止权就能解决了吗? | 第31-32页 |
4.1.2 假如艺术家是不经世故的,终止权就能解决了吗? | 第32-33页 |
4.2 版权作品未来价值的不确定性 | 第33-35页 |
第5章 终止制度对我国著作权法的启示 | 第35-39页 |
5.1 终止权与追续权的比较 | 第35-36页 |
5.2 产权规则还是责任规则? | 第36-37页 |
5.3 终止制度的借鉴意义 | 第37-39页 |
第6章 总结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致谢 | 第44-46页 |
个人简历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