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论文--土地问题论文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民土地意识变迁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9页
    一、立论依据第8-14页
        (一) 论题研究背景第8-9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第9-14页
    二、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第14-19页
        (一) 农民土地意识概念界定第14-15页
        (二) 研究农民土地意识的意义第15-17页
        (三) 研究方法与逻辑框架第17-19页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民土地意识的变迁进程第19-31页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个人私有到“土地公平私有”第19-22页
        (一) 中国传统社会:渴望拥有土地第19-20页
        (二) 土地改革时期:“土地公平私有”深入人心第20-22页
    二、农地集体化时期:土地公平私有到土地集体所有第22-27页
        (一) 互助组时期:认为土地是自己的第22-23页
        (二) 初级社时期:对土地的归属感开始模糊第23-24页
        (三) 高级社时期:认为土地既属于自己,又属于集体第24-25页
        (四) 人民公社时期:更多人认同土地集体所有第25-27页
    三、改革开放后:由重视土地生产功能向重视土地生产、保障、财产多功能转变第27-30页
        (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党的十四大:注重土地生产功能第28页
        (二) 党的十四大至党的十六大:既看重土地生产功能,又关注土地保障功能第28-29页
        (三) 党的十六大以后:土地功能多样化意识形成第29-30页
    四、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民土地意识变化归因第31-46页
    一、马克思主义土地产权理论与农民土地意识第31-34页
        (一) 马克思土地产权权能理论第31-32页
        (二) 马克思土地产权配置市场化理论第32页
        (三) 马克思地租理论第32-33页
        (四) 马克思土地产权理论中国化第33-34页
    二、农民土地意识变迁与各影响因素的关系第34-37页
        (一) 经济价值是影响农民土地意识变迁的根本因素第34-35页
        (二) 国家政策是影响农民土地意识变迁的主要因素第35-36页
        (三) 社会变迁是影响农民土地意识变迁的促进因素第36页
        (四) 农村文化环境对农民土地意识变迁有一定的影响力第36-37页
    三、现阶段农民土地意识变迁案例调查第37-45页
        (一) 农村农民土地意识变迁归因——王马堰村第37-40页
        (二) 城郊农民土地意识变化归因——三吕村第40-42页
        (三) 集体农场农民土地意识变化归因——运粮湖农场第42-45页
    四、小结第45-46页
第四章 农民土地意识变化反思第46-50页
    一、农民土地意识变迁带来的问题第46-47页
        (一) 征地纠纷频发第46页
        (二) 大量田地被抛荒第46-47页
        (三) 失地农民增加第47页
    二、解决当前问题的可行性建议第47-49页
        (一) 完善我国征地纠纷解决机制第47-48页
        (二) 创新土地流转,建立土地抛荒追责制度第48页
        (三) 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第48-49页
    三、小结第49-50页
第五章 总结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密钥管理方案的研究
下一篇:两分量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的量子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