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缩略词 | 第7-8页 |
中文摘要 | 第8-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2页 |
前言 | 第13-15页 |
第一部分:曲克芦丁微乳的制备及质量评价 | 第15-34页 |
1. 实验材料 | 第15-16页 |
1.1 试药与材料 | 第15-16页 |
1.2 仪器 | 第16页 |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第16-32页 |
2.1 伪三元相图的绘制 | 第16-17页 |
2.2 微乳处方的初步筛选 | 第17-19页 |
2.2.1 混合表面活性剂的筛选 | 第17-18页 |
2.2.2 混合表面活性剂与油相配伍情况 | 第18-19页 |
2.3 利用伪三元相图筛选微乳处方 | 第19-23页 |
2.3.1 表面活性剂的选择 | 第19-20页 |
2.3.2 油相的选择 | 第20-21页 |
2.3.3 温度对微乳形成区域的影响 | 第21-22页 |
2.3.4 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Km)的选择 | 第22-23页 |
2.4 最优处方及曲克芦丁微乳的制备 | 第23-24页 |
2.5 曲克芦丁微乳的质量评价 | 第24-28页 |
2.5.1 微乳外观形态 | 第24页 |
2.5.2 曲克芦丁微乳的鉴别 | 第24-25页 |
2.5.3 pH测定 | 第25页 |
2.5.4 电导率测定 | 第25-26页 |
2.5.5 曲克芦丁微乳显微形态观察 | 第26页 |
2.5.6 微乳的粒径分布 | 第26-27页 |
2.5.7 稳定性试验 | 第27-28页 |
2.6 曲克芦丁微乳的含量测定 | 第28-32页 |
2.6.1 色谱条件 | 第28页 |
2.6.2 溶液制备 | 第28页 |
2.6.3 方法学验证 | 第28-31页 |
2.6.4 曲克芦丁含量测定 | 第31-32页 |
3. 讨论与小结 | 第32-34页 |
3.1 讨论 | 第32-33页 |
3.2 小结 | 第33-34页 |
第二部分:曲克芦丁微乳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 第34-45页 |
1. 实验材料 | 第34-35页 |
1.1 实验动物 | 第34页 |
1.2 药品与试剂 | 第34页 |
1.3 仪器 | 第34-35页 |
2.实验方法 | 第35-38页 |
2.1 血浆中曲克芦丁UPLC-MS/MS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35-37页 |
2.1.1 色谱条件 | 第35页 |
2.1.2 质谱条件 | 第35页 |
2.1.3 溶液配制 | 第35-36页 |
2.1.4 血浆样品处理 | 第36页 |
2.1.5 方法专属性考察 | 第36页 |
2.1.6 标准曲线 | 第36页 |
2.1.7 回收率实验 | 第36-37页 |
2.1.8 精密度实验 | 第37页 |
2.2 药代动力学研究 | 第37-38页 |
2.2.1 分组及给药剂量、给药形式 | 第37页 |
2.2.2 血浆样品采集 | 第37页 |
2.2.3 样品测定 | 第37-38页 |
2.3 统计分析及数据处理 | 第38页 |
3. 实验结果 | 第38-43页 |
3.1 方法专属性 | 第38-40页 |
3.2 标准曲线和最低定量限 | 第40页 |
3.3 回收率实验 | 第40-41页 |
3.4 精密度实验 | 第41页 |
3.5 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 | 第41-43页 |
3.5.1 血药浓度-时间曲线 | 第41-42页 |
3.5.2 药动学参数 | 第42-43页 |
4. 讨论与小结 | 第43-45页 |
4.1 讨论 | 第43-44页 |
4.2 小结 | 第44-45页 |
第三部分:曲克芦丁微乳在MDCK细胞模型的转运实验 | 第45-57页 |
1. 实验材料 | 第45-46页 |
1.1 药品与试剂 | 第45页 |
1.2 仪器 | 第45-46页 |
2. 实验方法 | 第46-50页 |
2.1 MDCK细胞的培养 | 第46页 |
2.2 细胞毒性试验 | 第46-47页 |
2.2.1 溶液的配制 | 第46-47页 |
2.2.2 MTT实验 | 第47页 |
2.3 转运实验 | 第47-48页 |
2.3.1 供试液的配制 | 第47页 |
2.3.2 跨膜电阻(TEER)值的测定 | 第47页 |
2.3.3 药物转运实验 | 第47-48页 |
2.4 样品中曲克芦丁含量方法学的建立 | 第48-49页 |
2.4.1 溶液的配制 | 第48页 |
2.4.2 色谱条件 | 第48页 |
2.4.3 样品处理 | 第48-49页 |
2.4.4 专属性考察 | 第49页 |
2.4.5 标准曲线的考察 | 第49页 |
2.4.6 回收率实验 | 第49页 |
2.4.7 精密度考察 | 第49页 |
2.5 转运实验数据处理 | 第49-50页 |
2.5.1 样品药物浓度的测定 | 第49-50页 |
2.5.2 数据分析 | 第50页 |
3 实验结果 | 第50-55页 |
3.1 细胞毒性试验 | 第50-51页 |
3.2 跨膜电阻(TEER)值 | 第51-52页 |
3.3 方法学实验结果 | 第52-54页 |
3.3.1 专属性 | 第52页 |
3.3.2 标准曲线 | 第52-53页 |
3.3.3 回收率实验 | 第53-54页 |
3.3.4 精密度实验 | 第54页 |
3.4 转运实验结果 | 第54-55页 |
4. 讨论与小结 | 第55-57页 |
4.1 讨论 | 第55-56页 |
4.2 小结 | 第56-57页 |
第四部分 总结总结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附录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综述 | 第6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