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2页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7-8页 |
1.1.1 选题的背景 | 第7页 |
1.1.2 理论意义 | 第7-8页 |
1.1.3 现实意义 | 第8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8-10页 |
1.2.1 国内研究动态 | 第8-9页 |
1.2.2 国外研究动态 | 第9-10页 |
1.3 论文研究目标、内容、关键问题 | 第10-11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0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0页 |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0-11页 |
1.4 可能的创新点及不足 | 第11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第二章 宗教事务管理相关概念、意义和政策 | 第12-18页 |
2.1 宗教、宗教团体、宗教事务、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基本概念 | 第12-13页 |
2.2 宗教事务管理的意义 | 第13-16页 |
2.2.1 宗教事务管理有利于维护宗教领域和谐稳定 | 第13-14页 |
2.2.2 宗教事务管理可以更好地适应宗教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 | 第14-15页 |
2.2.3 宗教事务管理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客观需要 | 第15-16页 |
2.3 我国的宗教政策概述 | 第16-18页 |
2.3.1 全面加强党对宗教工作的领导 | 第16页 |
2.3.2 坚持宗教信仰自由和独立自主自办原则 | 第16-17页 |
2.3.3 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和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 第17-18页 |
第三章 青岛市宗教事务管理现状分析 | 第18-28页 |
3.1 青岛市宗教事务管理取得的成就 | 第18-22页 |
3.1.1 青岛市各宗教基本情况 | 第18-20页 |
3.1.2 设立宗教事务管理机构,建立宗教工作长效机制 | 第20页 |
3.1.3 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得到平等保障 | 第20-21页 |
3.1.4 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日益提高 | 第21页 |
3.1.5 宗教领域保持了和谐稳定 | 第21-22页 |
3.1.6 全市各宗教得到健康平稳发展 | 第22页 |
3.2 青岛市宗教事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2-25页 |
3.2.1 政府有关部门对宗教事务干涉过多 | 第22-23页 |
3.2.2 宗教渗透依然存在 | 第23页 |
3.2.3 宗教教职人员培养管理相对滞后 | 第23-24页 |
3.2.4 宗教团体和场所作用发挥不明显 | 第24页 |
3.2.5 宗教活动场所设立和布局不合理 | 第24-25页 |
3.2.6 基层宗教工作队伍力量薄弱 | 第25页 |
3.3 产生问题的原因 | 第25-28页 |
3.3.1 宗教世俗化加深,宗教界内部存有乱象 | 第25-26页 |
3.3.2 西方敌对势力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渗透,试图改变我国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 | 第26页 |
3.3.3 宗教教职人员的社会吸引力普遍下降,团体和场所不重视人才培养 | 第26-27页 |
3.3.4 宗教界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其合法权益容易受到侵害 | 第27页 |
3.3.5 部分干部对宗教的认识有偏差 | 第27-28页 |
第四章 改进青岛市宗教事务管理的对策建议 | 第28-37页 |
4.1 借鉴国外宗教事务管理的成功经验 | 第28-29页 |
4.1.1 美国宗教事务管理对我们的启示 | 第28页 |
4.1.2 新加坡宗教事务管理对我们的启示 | 第28-29页 |
4.1.3 西班牙宗教事务管理对我们的启示 | 第29页 |
4.2 转变政府职能,不越位,不缺位 | 第29-32页 |
4.2.1 加强领导,全面指导,减少对具体事务的干预 | 第30页 |
4.2.2 依法行政,始终对境外宗教渗透保持高压态势 | 第30-31页 |
4.2.3 广泛开展宗教政策法规宣传,正确看待认识宗教 | 第31-32页 |
4.3 注重发挥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场所的作用 | 第32-34页 |
4.3.1 建立完善宗教团体和场所考核评价体系 | 第32-33页 |
4.3.2 支持团体和场所加强自身建设 | 第33页 |
4.3.3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宗教活动场所 | 第33-34页 |
4.4 整合优化人力资源,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 第34-37页 |
4.4.1 合理配置基层执法力量,提升执法者素质 | 第34页 |
4.4.2 制定宗教界人才培养规划,为人才成长提供舞台 | 第34-35页 |
4.4.3 做好信教群众工作 | 第35-37页 |
结论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