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610块油藏精细地质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前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研究目标区概况 | 第10-11页 |
第二章 油藏地质特征 | 第11-67页 |
2.1 地层特征 | 第11-16页 |
2.1.1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1-12页 |
2.1.2 地层层序 | 第12-13页 |
2.1.3 地层对比与划分 | 第13-16页 |
2.2 构造精细解释与构造特征 | 第16-22页 |
2.2.1 构造解释采用的技术及方法 | 第16-18页 |
2.2.2 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 | 第18-20页 |
2.2.3 断裂系统 | 第20页 |
2.2.4 构造形态特征 | 第20-22页 |
2.3 测井二次解释 | 第22-36页 |
2.3.1 测井解释模型的建立 | 第22-30页 |
2.3.2 四性关系研究 | 第30-36页 |
2.4 沉积特征 | 第36-48页 |
2.4.1 沉积背景 | 第36页 |
2.4.2 沉积相模式 | 第36-37页 |
2.4.3 沉积相标志 | 第37-41页 |
2.4.4 微相划分及不同相带沉积特征 | 第41-45页 |
2.4.5 储层反演 | 第45-48页 |
2.5 储层特征 | 第48-60页 |
2.5.1 储层微观特征 | 第48-49页 |
2.5.2 储层宏观特征 | 第49-57页 |
2.5.3 储层物性特征 | 第57-58页 |
2.5.4 储层非均质性 | 第58-60页 |
2.6 油水分布特征 | 第60-64页 |
2.6.1 纵向分布特征 | 第60-62页 |
2.6.2 平面分布特征 | 第62-63页 |
2.6.3 油藏类型分析 | 第63-64页 |
2.7 流体性质 | 第64页 |
2.7.1 原油性质 | 第64页 |
2.7.2 地层水性质 | 第64页 |
2.8 油藏压力及温度 | 第64页 |
2.9 储量复算 | 第64-67页 |
2.9.1 储量计算单元 | 第64页 |
2.9.2 储量参数的确定 | 第64-65页 |
2.9.3 储量计算结果 | 第65页 |
2.9.4 储量变化情况分析 | 第65-67页 |
第三章 油藏精细地质模型建立 | 第67-85页 |
3.1 建立三维地质模型的方法 | 第67页 |
3.2 油藏三维地质模型建立 | 第67-76页 |
3.2.1 三维地质模型建模范围及单元的确定 | 第67页 |
3.2.2 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 | 第67-72页 |
3.2.3 模型可靠性分析 | 第72-76页 |
3.3 油藏储量核算 | 第76-85页 |
3.3.1 储量计算的模式 | 第76-78页 |
3.3.2 储量核算方法 | 第78页 |
3.3.3 储量核算依据 | 第78页 |
3.3.4 储量计算结果 | 第78-79页 |
3.3.5 储量分布特征 | 第79-85页 |
主要认识 | 第85-86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86-88页 |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 第88-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