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农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

秦岭北麓俞家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特征及种植业污染途径分析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3页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第12页
    1.2 选题依据第12-15页
        1.2.1 理论依据第12-14页
        1.2.2 技术依据第14-15页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5-21页
        1.3.1 农业面源污染研究现状第15-18页
        1.3.2 环境中四环素类抗生素研究现状第18-20页
        1.3.3 环境中氯吡脲研究现状第20-21页
    1.4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第21-23页
第二章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23-29页
    2.1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23-24页
        2.1.1 研究内容第23-24页
        2.1.2 技术路线第24页
    2.2 研究区域概况第24-25页
    2.3 研究方案第25-26页
        2.3.1 河流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设置第25-26页
        2.3.2 河流监测与采样时间的设置及样品采集方法第26页
        2.3.3 河流附近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第26页
    2.4 监测指标及其测定方法第26-28页
        2.4.1 地表水理化性质的测定第26-27页
        2.4.2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测定第27页
        2.4.3 土壤和地表水环境中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测定第27页
        2.4.4 地表水和土壤中氯吡脲的测定第27-28页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第28-29页
第三章 俞家河流域水质时空分布特征及污染状况评价第29-41页
    3.1 结果与分析第29-37页
        3.1.1 俞家河流域降雨量和流量变化特征第29页
        3.1.2 俞家河水质基本理化性质特征第29-30页
        3.1.3 俞家河流域氮素指标时空变化特征第30-35页
        3.1.4 俞家河流域总磷时空特征第35-36页
        3.1.5 俞家河流域有机物时空特征第36-37页
    3.2 污染指数评价结果及分析第37-38页
        3.2.1 单因子指数评价结果及分析第37页
        3.2.2 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及分析第37-38页
    3.3 讨论第38-39页
        3.3.1 水质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第38-39页
        3.3.2 水质污染状况分析第39页
    3.4 小结第39-41页
第四章 俞家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负荷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第41-45页
    4.1 俞家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负荷估算第41-43页
        4.1.1 俞家河流域种植业污染负荷第41-42页
        4.1.2 俞家河流域畜禽养殖业污染负荷第42页
        4.1.3 俞家河流域生活污水污染负荷第42-43页
    4.2 实测法计算俞家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负荷第43页
    4.3 讨论第43-44页
    4.4 小结第44-45页
第五章 俞家河流域种植业源对河流水质的影响途径分析第45-59页
    5.1 结果与分析第45-54页
        5.1.1 俞家河流域土壤理化指标变化特征第45-49页
        5.1.2 俞家河流域土壤和地表水环境中农药残留和降解第49-54页
        5.1.3 俞家河流域种植业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特征第54页
    5.2 讨论第54-57页
        5.2.1 俞家河流域土壤理化特征及农业施肥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分析第54-55页
        5.2.2 俞家河流域农药施用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第55-57页
    5.3 小结第57-59页
第六章 主要研究结论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8页
致谢第68-69页
作者简介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精明增长理论的江西省城市空间扩展研究
下一篇:旅游活动对艾溪湖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