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光电池论文--太阳能电池论文

高效CdSeTe量子点太阳能电池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29页
    1.1 引言第9-10页
    1.2 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历程第10-11页
    1.3 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概述第11-27页
        1.3.1 QDSCs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第13-14页
        1.3.2 QDSCs的基本参数和性能评价第14-15页
        1.3.3 量子点在QDSCs中的应用与发展第15-18页
        1.3.4 氧化物光阳极的应用与发展第18-20页
        1.3.5 量子点在光阳极上的沉积第20-22页
        1.3.6 电解质的应用与发展第22-23页
        1.3.7 对电极的应用与发展第23-27页
    1.4 论文的选题意义和主要内容第27-29页
第2章 CdSeTe合金基QDSCs界面载流子转移过程研究第29-47页
    2.1 引言第29-30页
    2.2 实验部分第30-33页
        2.2.1 实验材料第30页
        2.2.2 CdSeTe合金QDs的制备第30-31页
        2.2.3 CdSeTe基QDSCs的制备第31-32页
        2.2.4 仪器与表征第32-33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3-44页
        2.3.1 CdSeTe QDs和CdSeTe/TiO_2薄膜的表征第33-37页
        2.3.2 CdSeTe基QDSCs的光电性能研究第37-41页
        2.3.3 暗电流表征第41-42页
        2.3.4 电化学阻抗谱分析第42-44页
        2.3.5 开路电压衰减曲线分析第44页
    2.4 本章小结第44-47页
第3章 基于SiO_2复合多硫电解液的高效CdSeTe QDSCs第47-65页
    3.1 引言第47-48页
    3.2 实验部分第48-50页
        3.2.1 实验材料第48-49页
        3.2.2 量子点合成及电池制备第49页
        3.2.3 QDs及QDSCs的表征第49-50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0-63页
        3.3.1 CdSeTe QDs及CdSeTe/TiO_2薄膜的表征第50-51页
        3.3.2 气相SiO_2纳米颗粒(NPs)改进的多硫电解液的制备第51-52页
        3.3.3 电池的J-V性能测试第52-56页
        3.3.4 界面载流子转移和复合过程研究第56-58页
        3.3.5 时间分辨荧光(PL)光谱分析第58-60页
        3.3.6 强度调制光电流谱和强度调制光电压谱分析第60-63页
    3.4 本章小结第63-65页
第4章 固态CdSeTe量子点太阳能电池探索第65-73页
    4.1 引言第65-66页
    4.2 实验部分第66-68页
        4.2.1 实验材料第66-67页
        4.2.2 CdSeTe固态量子点电池制备第67-68页
        4.2.3 表征第68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68-71页
        4.3.1 CdSeTe CQDs与不同晶相TiO_2之间的电子转移研究第68-70页
        4.3.2 CdSeTe基固态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制备工艺探索第70-71页
    4.4 本章小结第71-73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73-75页
    5.1 总结第73-74页
    5.2 展望第74-75页
附录 基于自支撑柔性碳电极的无空穴传输材料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第75-89页
    1.1 引言第75-78页
    1.2 实验部分第78-80页
        1.2.1 实验材料第78页
        1.2.2 光阳极制备第78-79页
        1.2.3 热塑性碳膜制备第79页
        1.2.4 表征第79-80页
    1.3 结果与讨论第80-87页
    1.4 本章小结第87-89页
参考文献第89-113页
个人简历及发表文章目录第113-117页
致谢第117-119页

论文共11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神经节苷脂联合依达拉奉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PI3K、Akt、PDK1和GSK3β蛋白表达的影响
下一篇:显微回植修复兔模型前足皮肤脱套伤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