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34页 |
·富勒烯的发现及研究现状 | 第9页 |
·富勒烯的结构及性质 | 第9-13页 |
·富勒烯的结构 | 第9-10页 |
·富勒烯的性质 | 第10-13页 |
·超导性 | 第10-11页 |
·铁磁性 | 第11页 |
·非线性光学性 | 第11页 |
·催化性 | 第11-12页 |
·润滑性 | 第12页 |
·生物活性 | 第12页 |
·富勒烯的化学性 | 第12-13页 |
·富勒烯的制备 | 第13-14页 |
·电弧法 | 第13页 |
·热蒸发法 | 第13页 |
·激光法 | 第13-14页 |
·火焰法 | 第14页 |
·聚合物/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14-16页 |
·溶胶-凝胶(Sol-Gel)法 | 第14-15页 |
·插层复合法 | 第15页 |
·原位聚合法(in-situ polymerization) | 第15-16页 |
·C60 的化学反应 | 第16-19页 |
·C60-聚合物的分类 | 第16-17页 |
·C60/聚合物的合成 | 第17-19页 |
·碳负离子 | 第18页 |
·宏根(Macroradicals) | 第18-19页 |
·叠氮 | 第19页 |
·全芳香型聚苯并咪唑(PBI)的合成、性能及应用 | 第19-23页 |
·全芳香型聚苯并咪唑(PBI)的合成 | 第19-22页 |
·本体缩聚 | 第19-20页 |
·溶液缩聚 | 第20-22页 |
·聚苯并咪唑的性能及应用 | 第22-23页 |
·航空航天 | 第22页 |
·纤维制品 | 第22-23页 |
·燃料电池膜 | 第23页 |
·刺激响应性聚合物(Stimuli-responsive polymer) | 第23-26页 |
·温度敏感性聚合物 | 第23-24页 |
·pH 敏感性聚合物 | 第24-25页 |
·刺激响应性的C60/聚合物体系 | 第25-26页 |
·论文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26-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7-34页 |
第二章 C60/线性聚苯并咪唑复合材料的合成、表征及性能研究 | 第34-49页 |
·引言 | 第34-35页 |
·实验部分 | 第35-38页 |
·试剂与原料 | 第35页 |
·分析与表征 | 第35-36页 |
·合成部分 | 第36-38页 |
·C60-g-OPBI/OPBI 复合材料的合成 | 第36-37页 |
·C60-g-OPBI 的制备 | 第37页 |
·C60/OPBI 物理共混物的制备 | 第37页 |
·复合物膜的制备 | 第37-3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8-46页 |
·红外光谱(FTIR) | 第38-39页 |
·核磁谱图(1H-NMR) | 第39-40页 |
·X 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第40-42页 |
·X 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42-43页 |
·扫描电镜分析(SEM) | 第43-45页 |
·机械性能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第三章 基于C60 的刺激响应性聚合物的研究 | 第49-62页 |
·前言 | 第49-50页 |
·实验部分 | 第50-59页 |
·试剂与原料 | 第50页 |
·分析与表征 | 第50-51页 |
·合成部分 | 第51-52页 |
·端基为氨基的聚吡咯烷酮(PVP-NH_2)的合成 | 第51页 |
·接枝C60 的聚吡咯烷酮(PVP-C60)的合成 | 第51-5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2-59页 |
·聚合物的合成 | 第52页 |
·核磁共振谱 | 第52-53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53-54页 |
·凝胶渗透色谱(GPC) | 第54-55页 |
·PVP-C60 的刺激响应性 | 第55-56页 |
·PVP-C60 的温度及pH 响应性 | 第56-57页 |
·动态光散射(DLS) | 第57-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第四章 全文总结 | 第62-63页 |
攻读硕士期间完成的论文和专利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