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农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农副业论文

太湖流域稻麦轮作氨排放特征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5页
    1.1 大气中的氨及其环境影响第12-13页
        1.1.1 氨对环境的影响第12页
        1.1.2 大气中氨的来源第12-13页
    1.2 太湖流域区域概况第13-15页
        1.2.1 太湖流域自然环境概况第13-14页
        1.2.2 太湖流域农业用地概述第14-15页
    1.3 农田氨排放研究概述第15-23页
        1.3.1 国内外农业源氨排放研究现状第16页
        1.3.2 氨排放过程机理第16-17页
        1.3.3 氨浓度的监测方法第17-18页
        1.3.4 氨排放的监测方法第18-20页
        1.3.5 农田氨排放的影响因素第20-22页
        1.3.6 氨排放控制措施第22-23页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3页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23-25页
        1.5.1 研究内容第23页
        1.5.2 技术路线第23-25页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研究方法第25-29页
    2.1 实验场地第25页
    2.2 实验装置第25-26页
        2.2.1 支撑系统第25-26页
        2.2.2 采样系统第26页
        2.2.3 控制系统第26页
    2.3 样品的采集及分析第26-27页
        2.3.1 空气样品的采集和分析第26页
        2.3.2 田间水样品的采集和分析第26页
        2.3.3 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分析第26-27页
    2.4 数据分析第27-28页
        2.4.1 大气氨浓度的计算方法第27页
        2.4.2 氨通量的计算方法第27页
        2.4.3 氨排放量和氨排放损失率的计算方法第27页
        2.4.4 其他数据分析第27-28页
    2.5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28-29页
        2.5.1 实验试剂第28页
        2.5.2 实验仪器第28-29页
第三章 稻季氨排放特征研究第29-47页
    3.1 稻季施肥实验概况第29页
    3.2 稻季氨浓度变化特征第29-31页
        3.2.1 氨浓度时间变化特征第29-30页
        3.2.2 氨浓度垂直变化特征第30-31页
    3.3 稻季氨排放通量变化特征第31-33页
        3.3.1 氨排放通量时间变化特征第31-32页
        3.3.2 各施肥阶段氨排放量第32-33页
    3.4 稻季氨排放通量的影响因子第33-45页
        3.4.1 主要气象因子对氨排放的影响第33-38页
        3.4.2 田间水特性对氨排放的影响第38-41页
        3.4.3 表层土壤特性对氨排放的影响第41-45页
    3.5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四章 麦季氨排放特征研究第47-60页
    4.1 麦季施肥实验概况第47-48页
    4.2 麦季氨浓度变化特征第48-49页
        4.2.1 氨浓度时间变化特征第48-49页
        4.2.2 氨浓度垂直变化特征第49页
    4.3 麦季氨排放通量变化特征第49-51页
        4.3.1 氨排放通量时间变化特征第49-50页
        4.3.2 各施肥阶段氨排放量第50-51页
    4.4 麦季氨排放通量的影响因子第51-58页
        4.4.1 主要气象条件对氨排放的影响第52-54页
        4.4.2 表层土壤特性对氨排放的影响第54-58页
    4.5 本章小结第58-60页
第五章 稻麦轮作氨排放特征比较第60-66页
    5.1 氨排放浓度特征比较第60-61页
    5.2 氨排放通量比较第61页
    5.3 影响因子比较第61-63页
    5.4 氨排放损失率对比研究第63-64页
    5.5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第66-68页
    6.1 结论第66-67页
    6.2 展望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绿道与老城街区衔接的现状调查和研究--以滁州市两湖一河改造工程为例
下一篇:河南汝瓷博物馆陈列展示空间的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