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金属结构论文--组合结构论文

L形加肋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压力学性能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主要符号说明第8-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4页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对象第10-13页
    1.2 相关课题研究现状第13-22页
        1.2.1 规则截面形式钢管混凝土柱力学性能研究现状第13-15页
        1.2.2 异形柱构件力学性能研究现状第15-19页
        1.2.3 加劲措施第19-20页
        1.2.4 带约束拉杆钢管混凝土异形柱构件力学性能研究第20页
        1.2.5 带肋钢管混凝土异形柱构件力学性能研究第20-22页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2-23页
    1.4 本文研究框架第23-24页
第二章 L形钢管混凝土短柱试验研究第24-36页
    2.1 引言第24页
    2.2 具体试验情况第24-30页
        2.2.1 试件设计及制作第24-28页
        2.2.2 材料性能试验结果第28-29页
        2.2.3 试件装置及测点布置第29-30页
    2.3 试验现象及破坏模态第30-32页
        2.3.1 试验现象第30-31页
        2.3.2 试件破坏形态第31-32页
    2.4 试验量测曲线及分析第32-34页
        2.4.1 纵向应变发展情况第32-33页
        2.4.2 横向应变发展情况第33-34页
    2.5 本章小结第34-36页
第三章 有限元建模与轴压工作机理分析第36-51页
    3.1 概述第36页
    3.2 有限元建模过程第36-40页
        3.2.1 单元类型的选取与网格划分第36-37页
        3.2.2 材料本构关系模型第37-39页
        3.2.3 各部件界面模型第39-40页
        3.2.4 边界条件第40页
    3.3 有限元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第40-44页
        3.3.1 轴压全过程荷载-纵向应变曲线对比第40-42页
        3.3.2 模拟破坏形态对比第42-44页
    3.4 工作机理研究第44-49页
        3.4.1 轴压全过程的荷载分配第44-45页
        3.4.2 跨中截面混凝土纵向应力分布第45-47页
        3.4.3 钢管纵向应力分析第47-48页
        3.4.4 钢管与混凝土的相互作用第48-49页
    3.5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四章 最优加肋方式构件工作机理研究及参数分析第51-63页
    4.1 概述第51页
    4.2 典型试件建模第51-52页
    4.3 与无肋试件对比第52-58页
        4.3.1 屈曲形态第52页
        4.3.2 荷载-纵向应变曲线第52-53页
        4.3.3 各阶段混凝土纵向应力分布第53-55页
        4.3.4 各阶段钢管纵向应力分布第55-56页
        4.3.5 钢管各边对混凝土的侧向压应力第56-58页
    4.4 参数分析第58-61页
        4.4.1 混凝土强度第58页
        4.4.2 钢材强度第58-59页
        4.4.3 钢管壁厚第59页
        4.4.4 长宽比D/B第59-61页
    4.5 结论第61-63页
第五章 L形加肋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压承载力简化计算第63-71页
    5.1 概述第63页
    5.2 L形加肋钢管混凝土轴压承载力简化计算公式第63-69页
        5.2.1 L形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压承载力计算公式第63-68页
        5.2.2 设置纵向加劲肋的L形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压承载力计算公式第68-69页
    5.3 本章小结第69-71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1-74页
    6.1 结论第71-72页
    6.2 展望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79页
个人简介 读研期间的学术成果第79-80页
致谢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长周期地震动与SSI效应耦合对厚覆盖软土场地上超高层建筑动力响应影响规律研究
下一篇:桥梁超高韧性混凝土功能梯度组合结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