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姆·伯顿的动画作品研究--黑色幽默的哥特风格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8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9-11页 |
第2章 哥特文化对蒂姆·伯顿动画电影创作的影响 | 第11-24页 |
2.1 哥特文化 | 第11-12页 |
2.2 暗黑哥特符号与伯顿电影相得益彰 | 第12-19页 |
2.3 蒂姆·伯顿动画电影中所表现的哥特精神 | 第19-24页 |
2.3.1 黑色死亡下的诅咒 | 第19-20页 |
2.3.2 黑暗社会下的反叛 | 第20-24页 |
第3章 蒂姆·伯顿动画电影的创作要素 | 第24-30页 |
3.1 蒂姆·伯顿动画电影的创作主题 | 第24-26页 |
3.1.1 黑色的童年 | 第24页 |
3.1.2 颠覆传统的哥特童话 | 第24-25页 |
3.1.3 荒诞幽默的讽刺精神 | 第25-26页 |
3.2 二元对立的色彩模式 | 第26-28页 |
3.3 场面调度及长镜头的运用 | 第28-30页 |
第4章 蒂姆·伯顿动画电影的哥特设计风格分析 | 第30-36页 |
4.1 哥特式衍生品设计特点 | 第30-33页 |
4.1.1“哥特式人偶”造型 | 第30-32页 |
4.1.2“哥特风格衍生品”成为时尚的代名词 | 第32-33页 |
4.2 蒂姆·伯顿动画电影的设计内涵 | 第33-36页 |
4.2.1 歌舞元素的狂欢精神与哥特动画的结合 | 第33页 |
4.2.2 颓废的精神内核和浪漫主义 | 第33-34页 |
4.2.3 蒂姆·伯顿动画电影设计下的隐喻 | 第34-36页 |
第5章 结论 | 第36-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附录 | 第41-43页 |
作者简介 | 第43页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