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高分子化学(高聚物)论文

核壳粒子结构的变化对增韧PBT/PC共混体系的影响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8-17页
    1.1 聚合物共混改性第8页
    1.2 聚合物共混的相形态第8-9页
        1.2.1 相形态对聚合物增韧的影响第9页
    1.3 PBT/PC共混改性第9-13页
        1.3.1 PBT与PC之间的相容性第9-11页
        1.3.2 PBT/PC结晶行为第11-12页
        1.3.3 PBT/PC共混物的研究第12-13页
        1.3.4 PBT/PC共混物相形态的区分第13页
    1.4 不同结构的核壳粒子对增韧聚合物的影响第13-14页
        1.4.1 引发剂种类对核壳粒子的影响第13-14页
        1.4.2 核壳粒子的接枝程度对增韧聚合物的影响第14页
        1.4.3 核壳配比对增韧聚合物的影响第14页
    1.5 MBS增韧PBT/PC共混物第14-15页
    1.6 聚合物增韧机理第15页
    1.7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第15-17页
第二章 核壳粒子的壳层组份变化对增韧PBT/PC共混物的影响第17-29页
    2.1 前言第17页
    2.2 实验部分第17-21页
        2.2.1 原料及仪器第17-19页
        2.2.2 PB-g-MSG粒子的制备第19页
        2.2.3 PBT/PC/PB-g-MSG共混物的制备第19-20页
        2.2.4 力学性能测试第20页
        2.2.5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第20页
        2.2.6 动态力学分析(DMA)第20页
        2.2.7 分散及形变形态观察第20-21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1-29页
        2.3.1 分散相形态第21-22页
        2.3.2 DMA分析第22-24页
        2.3.3 DSC分析第24-25页
        2.3.4 机械性能第25-26页
        2.3.5 断裂机理第26-28页
        2.3.6 结论第28-29页
第三章 核壳粒子的接枝程度的变化对增韧PBT/PC共混物的影响第29-40页
    3.1 前言第29页
    3.2 实验部分第29-31页
        3.2.1 原料及实验仪器第29页
        3.2.2 PB-g-MSG粒子的制备第29-30页
        3.2.3 PBT/PC/PB-g-MSG共混物的制备第30页
        3.2.4 力学性能测试第30页
        3.2.5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第30-31页
        3.2.6 动态力学分析(DMA)第31页
        3.2.7 分散及形变形态观察第31页
        3.2.8 接种率与粒子尺寸测试第31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1-40页
        3.3.1 核壳粒子性能分析第31-32页
        3.3.2 DMA分析第32-33页
        3.3.3 DSC分析第33-34页
        3.3.4 分散相形态第34-35页
        3.3.5 机械性能第35-37页
        3.3.6 断裂机理第37-39页
        3.3.7 结论第39-40页
第四章 结论第40-42页
致谢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9页
作者简介第49页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浙江森马服饰股份有限公司投资价值分析
下一篇:颈部体表温度调节与甲状腺占位疾病相关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