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一、绪论 | 第7-16页 |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7-10页 |
1. 选题背景 | 第7-9页 |
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三)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1. 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四) 创新点与不足 | 第14-16页 |
二、国际发展融资的必要性分析 | 第16-29页 |
(一) 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1. 发展经济学 | 第16-18页 |
2. 国际公共物品理论 | 第18-19页 |
(二) 国际发展融资的历史实践 | 第19-23页 |
(三) 当前国际发展融资的供给需求分析 | 第23-29页 |
1. 国际发展融资的供给情况 | 第23-26页 |
2. 国际发展融资的需求情况 | 第26-29页 |
三、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的运作模式分析 | 第29-44页 |
(一) 基本业务模式 | 第29-33页 |
(二) 金融产品与服务概述 | 第33-35页 |
(三) 业务创新与实践 | 第35-39页 |
1. 世界银行结果导向型融资工具 | 第35-36页 |
2. 世界银行与亚洲开发银行的PPP模式 | 第36-39页 |
(四) 公司治理 | 第39-44页 |
1. 组织架构 | 第39-40页 |
2. 投票权 | 第40-44页 |
四、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的绩效评价 | 第44-54页 |
(一) 经营状况 | 第44-50页 |
1. 盈利能力 | 第44-45页 |
2. 资金运用情况 | 第45-48页 |
3. 内部成本控制 | 第48-49页 |
4. 项目启动效率 | 第49-50页 |
(二) 援助成果 | 第50-54页 |
1. 项目成功率 | 第50-52页 |
2. 减贫成果 | 第52页 |
3. 项目绩效评价——世界银行贷款宁波新农村发展项目 | 第52-54页 |
五、对亚投行的启示 | 第54-58页 |
(一) 借鉴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的经验 | 第54-56页 |
1. 强化借款能力 | 第54页 |
2. 创新援助模式 | 第54-55页 |
3. 加强联合融资 | 第55页 |
4. 引导私营部门参与 | 第55-56页 |
(二) 避免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的教训 | 第56-58页 |
1. 注重受援国能力建设,避免片面重视资金援助 | 第56页 |
2. 精简组织结构与业务流程,避免繁冗低效 | 第56-57页 |
3. 保障发展中国家投票权,避免发达国家对机构的控制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外交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