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自然灾害管理中的府际关系--以“汶川地震”为案例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导论第9-18页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10页
    二、文献综述第10-14页
        (一) 国外研究第10-12页
        (二) 国内研究第12-14页
        (三) 研究现状评价第14页
    三、研究方法第14-15页
    四、研究内容第15-18页
        (一) 论文框架第15-16页
        (二)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第16-18页
第二章 自然灾害管理中的府际关系第18-27页
    一、自然灾害管理的基本内涵第18-20页
        (一) 自然灾害的概念第18-19页
        (二) 自然灾害管理第19-20页
    二、府际关系的内涵第20-22页
    三、府际协作的理论基础第22-24页
        (一) 协同理论第22-23页
        (二) 网络治理理论第23页
        (三) 整体政府理论第23-24页
    四、自然灾害管理中的府际协同维度分析第24-27页
        (一) 从自然灾害管理周期角度第24-25页
        (二) 从府际关系角度第25-26页
        (三) 府际关系的维度第26-27页
第三章 中国自然灾害管理府际关系分析第27-40页
    一、中国自然灾害管理现状第27-31页
        (一) 自然灾害管理体制第27-28页
        (二) 自然灾害管理法制第28-30页
        (三) 自然灾害管理机制第30-31页
    二、案例分析——汶川地震中的府际协同第31-35页
        (一) 灾情简介第31页
        (二) 灾害管理中府际协作主要活动第31-35页
    三、从协同角度理解自然灾害管理中的府际协调第35-40页
        (一) 协同环境不足——自然灾害管理府际合作体制缺陷第35-36页
        (二) 协同法制不足——自然灾害管理府际合作法制缺陷第36-37页
        (三) 协同机制不足——自然灾害管理府际合作机制缺陷第37-40页
第四章 自然灾害管理府际协同的国际借鉴——以美国为例第40-46页
    一、美国灾害管理府际合作的演变第40-42页
        (一) 各部门各地区分散救灾第40-41页
        (二) 集中管理时期第41页
        (三) 应急协调时期第41-42页
        (四) 综合完善时期第42页
    二、美国自然灾害管理现状第42-46页
        (一) 相互独立的灾害管理层级第43-44页
        (二) 专门的府际协调机构第44页
        (三) 灵活的府际合作协议第44-46页
第五章 中国自然灾害管理府际协同的改进第46-50页
    一、创建自然灾害管理府际协同体制第46-47页
        (一) 网络化府际合作模式第46页
        (二) 灾害管理的重心下移第46-47页
    二、完善自然灾害管理府际协同法制第47-48页
        (一) 细化规范灾害管理法律体系第47-48页
        (二) 制定灾害管理府际合作协议第48页
    三、构建自然灾害管理府际协同机制第48-50页
        (一) 建立标准化的府际合作机制第48-49页
        (二) 设立综合独立的自然灾害管理机构第49-50页
结论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6页
致谢第56-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丝路经济带”框架下的中百经贸合作分析
下一篇:中国伙伴关系战略:缘起、实践与政治安全承诺(1993-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