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课题背景 | 第10-11页 |
·移动技术发展 | 第11-14页 |
·标准组织 | 第11-12页 |
·3G演进策略 | 第12-14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相关技术研究 | 第15-26页 |
·WCDMA无线网络结构 | 第15页 |
·WCDMA网络建设总体原则 | 第15-16页 |
·WCDMA标准版本选择 | 第16页 |
·链路预算流程 | 第16-17页 |
·链路预算算法 | 第17-20页 |
·链路预算结果 | 第20-24页 |
·规划站距建议 | 第24页 |
·高速铁路覆盖策略 | 第24-26页 |
第三章 枣庄WCDMA网络现状分析 | 第26-36页 |
·地区概况 | 第26-28页 |
·地理情况 | 第26-27页 |
·交通情况 | 第27-28页 |
·枣庄WCDMA网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28-29页 |
·GSM无线网络现状 | 第29-32页 |
·GSM无线网络规模 | 第29-30页 |
·GSM无线网络业务量分布情况 | 第30-31页 |
·GSM无线网络覆盖、质量缺陷 | 第31-32页 |
·WCDMA无线网络现状 | 第32-35页 |
·WCDMA无线网络规模 | 第32页 |
·WCDMA网络质量指标 | 第32-34页 |
·WCDMA无线网络分析 | 第34-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枣庄市WCDMA网络规划方案 | 第36-43页 |
·无线网络建设原则 | 第36页 |
·典型区域的基站设置 | 第36-37页 |
·基站设置原则 | 第37页 |
·基站建设方案 | 第37-39页 |
·市区覆盖 | 第37-38页 |
·县城覆盖 | 第38-39页 |
·交通干线 | 第39页 |
·天馈设置方案 | 第39-41页 |
·天线选择原则 | 第39-41页 |
·馈线选择 | 第41页 |
·基站建设方案小结 | 第41-43页 |
第五章 枣庄WCDMA网络优化方案 | 第43-59页 |
·单站优化 | 第43-51页 |
·单站优化的主要内容 | 第43-44页 |
·单站优化的流程 | 第44-45页 |
·测试工具 | 第45页 |
·优化前的准备工作 | 第45-47页 |
·搭建基站测试环境 | 第47-49页 |
·基站导频覆盖测试 | 第49-50页 |
·测试评判标准 | 第50页 |
·监控和故障排查 | 第50页 |
·单站优化的输出 | 第50-51页 |
·周边站优化 | 第51-59页 |
·覆盖优化 | 第51-52页 |
·干扰问题优化 | 第52-53页 |
·导频污染优化 | 第53页 |
·切换优化 | 第53-54页 |
·性能监控 | 第54页 |
·投诉监控和处理 | 第54页 |
·告警和硬件故障排查 | 第54页 |
·天馈调整 | 第54页 |
·无线参数的核查与优化 | 第54-55页 |
·周边站优化流程 | 第55-56页 |
·测试工具 | 第56页 |
·优化前的准备工作 | 第56-57页 |
·测试方法 | 第57-58页 |
·周边站优化的输出 | 第58-59页 |
第六章 枣庄WCDMA网络优化对比分析 | 第59-92页 |
·资源配置 | 第59-60页 |
·覆盖优化 | 第60-71页 |
·接入性能优化 | 第71-72页 |
·指标优化 | 第72-73页 |
·终端问题 | 第73页 |
·保持性能优化 | 第73-78页 |
·语音质量优化 | 第78-81页 |
·移动性优化 | 第81-83页 |
·业务时延类优化 | 第83-84页 |
·非连续循环周期长度系数DRX的设置 | 第84页 |
·是否关闭鉴权加密流程 | 第84页 |
·执行早指配或晚指配 | 第84-85页 |
·RC连接是建立在FACH上还是直接建立在DCH上 | 第85页 |
·直接重试对接入时延的影响 | 第85页 |
·数据业务吞吐率优化 | 第85-89页 |
·优化总结 | 第89-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