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州1井撬装脱硫装置及配套工程设计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5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课题相关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2.1 天然气干法脱硫技术进展 | 第10-11页 |
1.2.2 天然气湿法脱硫技术进展 | 第11-13页 |
1.2.3 膜吸收技术 | 第13页 |
1.2.4 生物脱硫技术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1.2.5 变压吸附技术研究进展 | 第14页 |
1.2.6 天然气脱硫技术的发展趋势 | 第14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工程概况 | 第15-22页 |
2.1 概述 | 第15页 |
2.2 基础条件 | 第15-19页 |
2.2.1 工程地理位置 | 第15-16页 |
2.2.2 彭州1井周边环境 | 第16-17页 |
2.2.3 自然条件 | 第17-18页 |
2.2.4 地面工程现状 | 第18-19页 |
2.3 设计基础资料 | 第19-22页 |
2.3.1 设计规模 | 第19页 |
2.3.2 原料气组成及基本物性参数 | 第19-20页 |
2.3.3 产品要求 | 第20-22页 |
第三章 工艺技术方案对比与选择 | 第22-62页 |
3.1 脱硫工艺方案对比与选择 | 第22-45页 |
3.1.1 双塔脱硫工艺 | 第22-29页 |
3.1.2 生物脱硫工艺 | 第29-35页 |
3.1.3 MDEA+自循环LO-CAT工艺 | 第35-43页 |
3.1.4 方案比选 | 第43-45页 |
3.2 脱水工艺方案对比与选择 | 第45-56页 |
3.2.1 固体干燥剂吸附法 | 第46-52页 |
3.2.2 低温法脱水 | 第52-53页 |
3.2.3 溶剂吸收法 | 第53-55页 |
3.2.4 天然气脱水工艺比选 | 第55-56页 |
3.3 硫膏处理 | 第56-62页 |
3.3.1 熔硫工艺 | 第57-59页 |
3.3.2 硫磺成型工艺 | 第59-62页 |
第四章 脱硫装置撬装化设计 | 第62-70页 |
4.1 主工艺流程 | 第62页 |
4.2 主要工程量 | 第62-65页 |
4.3 模块化技术 | 第65-67页 |
4.3.1 模块化概念 | 第65页 |
4.3.2 模块化技术优势 | 第65-67页 |
4.4 本工程模块化方案 | 第67-69页 |
4.5 模块化建造及运输回装要求 | 第69-70页 |
4.5.1 模块化建造 | 第69页 |
4.5.2 模块运输及回装 | 第69-70页 |
第五章 配套天然气集输方案设计 | 第70-80页 |
5.1 集输总体流程 | 第70页 |
5.2 气井井场 | 第70-74页 |
5.2.1 站址选择原则 | 第70-71页 |
5.2.2 站址方案 | 第71-74页 |
5.2.3 集气工艺 | 第74页 |
5.3 集气管网 | 第74-80页 |
5.3.1 管道工艺计算 | 第74-76页 |
5.3.2 管道敷设 | 第76-77页 |
5.3.3 线路附属设施 | 第77页 |
5.3.4 主要工程量 | 第77-80页 |
结论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