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金属材料论文--钢论文--钢的组织与性能论文

钨钼复合二次硬化超高强度钢析出相及热变形行为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27页
    1.1 选题背景第12-13页
    1.2 二次硬化型超高强度钢第13-17页
        1.2.1 超高强度钢概况第13页
        1.2.2 二次硬化超高强度钢的发展第13-17页
    1.3 二次硬化超高强度钢中的M_2C合金碳化物第17-20页
        1.3.1 M_2C碳化物的析出机理及微观组织形貌第17-18页
        1.3.2 M_2C碳化物析出热力学第18-19页
        1.3.3 M_2C碳化物的熟化动力学第19-20页
    1.4 第一性原理计算的理论基础第20-25页
        1.4.1 密度泛函理论第20-23页
        1.4.2 局域密度近似LDA第23页
        1.4.3 广义梯度密度近似GGA第23-24页
        1.4.4 CASTEP程序第24-25页
    1.5 三维原子探针技术(3DAP技术)第25页
    1.6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25-27页
第2章 试验材料及方法第27-32页
    2.1 试验材料第27页
    2.2 试验方法第27-32页
        2.2.1 热处理试验第27-28页
        2.2.2 力学性能试验第28-29页
        2.2.3 显微组织分析第29-30页
        2.2.4 三维原子探针分析第30-31页
        2.2.5 热变形试验第31-32页
第3章 钨钼复合二次硬化超高强度钢组织与性能研究第32-61页
    3.1 淬火温度对钨钼复合二次硬化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第32-39页
        3.1.1 淬火温度对晶粒形貌的影响第32-34页
        3.1.2 淬火温度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第34-35页
        3.1.3 淬火温度对冲击断口形貌的影响第35页
        3.1.4 淬火温度对未溶相的影响第35-38页
        3.1.5 分析与讨论第38-39页
    3.2 钨钼复合二次硬化钢回火过程中组织性能演变规律研究第39-60页
        3.2.1 回火温度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第39-41页
        3.2.2 回火温度对断口形貌的影响第41-42页
        3.2.3 不同回火温度的组织演变第42-46页
        3.2.4 回火温度对析出相的影响第46-55页
        3.2.5 分析与讨论第55-60页
    3.3 钨钼复合二次硬化超高强度钢热处理工艺第60页
    3.4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4章 (Mo,Cr,W)_2C多组元碳化物析出过程 3DAP表征第61-80页
    4.1 合金元素的三维空间分布第61-65页
    4.2 渗碳体的析出第65-67页
    4.3 M_2C碳化物的晶界析出第67-69页
    4.4 M_2C碳化物的晶内析出第69-75页
        4.4.1 510℃保温 10 min第69-71页
        4.4.2 510℃保温 30 min第71-72页
        4.4.3 510℃保温 5 h第72-73页
        4.4.4 510℃保温 100 h第73-75页
    4.5 分析与讨论第75-78页
    4.6 本章小结第78-80页
第5章 (Mo,Cr,W)_2C多组元碳化物第一性原理研究第80-95页
    5.1 晶格结构第80-83页
    5.2 机械稳定性和能量稳定性第83-85页
    5.3 弹性性质第85-88页
    5.4 各向异性的弹性模量第88-89页
    5.5 热性能第89-92页
    5.6 电学性能第92-94页
    5.7 本章小结第94-95页
第6章 钨钼复合二次硬化超高强度钢热变形行为研究第95-116页
    6.1 高温流变曲线第95-97页
    6.2 显微组织分析第97-103页
        6.2.1 应变速率对显微组织的影响第97-99页
        6.2.2 变形温度对显微组织的影响第99-103页
    6.3 热变形方程的建立第103-107页
    6.4 动态再结晶晶粒尺寸模型第107-108页
    6.5 钨钼复合二次硬化超高强度钢的热加工图第108-114页
    6.6 本章小结第114-116页
结论第116-118页
参考文献第118-129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129-130页
致谢第130页

论文共13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矛盾论》对于实现“中国梦”的重大意义
下一篇:受众对国产中小成本电影的接受心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