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8-12页 |
第1章 从实践中窥视我国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缺陷与不足 | 第12-21页 |
1.1 承担责任主体范围过于狭窄 | 第15-17页 |
1.2 股东责任的承担方式不够明确 | 第17-18页 |
1.3 裁判标准不相统一 | 第18页 |
1.4 举证责任分配不尽合理 | 第18-20页 |
1.5 欠缺对公共利益的保护 | 第20-21页 |
第2章 完善我国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探索 | 第21-31页 |
2.1 扩大承担责任主体范围 | 第21-23页 |
2.2 明确界定“连带责任”的定义 | 第23-24页 |
2.3 适用统一的裁判标准——三要件说 | 第24-25页 |
2.4 合理分配举证责任 | 第25-27页 |
2.5 加强对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 | 第27-28页 |
2.6 完善该制度的其他建议 | 第28-31页 |
结语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5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35-36页 |
致谢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