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6-10页 |
第一节 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 第6-7页 |
第二节 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7-10页 |
第一章 未完成的“少年成长” | 第10-17页 |
第一节 “少年血”的无意义流淌 | 第10-13页 |
第二节 从未真正长大的少年 | 第13-17页 |
第二章 男性阴影下的女性悲剧 | 第17-24页 |
第一节 男权主义压迫的阴影 | 第17-20页 |
第二节 女性反抗精神的缺失 | 第20-24页 |
第三章 历史真实与反思的悬置 | 第24-35页 |
第一节 “虚构”的意义及其限度 | 第24-28页 |
第二节 “反启蒙”的历史叙述 | 第28-31页 |
第三节 匮乏时代的历史怀旧表象 | 第31-35页 |
第四章 苏童创作局限的根源及其启示 | 第35-46页 |
第一节 童年创伤性经验 | 第35-40页 |
第二节 六十年代生人的代际局限 | 第40-46页 |
结语寻找“灯绳” | 第46-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