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论文--经济数学方法论文

我国地方政府债发行规模适度性分析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5页
   ·地方政府债简介第10-12页
     ·地方政府债的概念和理论依据第10页
     ·我国地方政府债发行的必要性第10-12页
   ·研究地方政府债发行规模适度性的意义第12-13页
     ·美国地方政府债危机第12页
     ·研究我国地方政府债发行规模适度性的意义第12-13页
   ·本文对研究的贡献第13-15页
     ·现有地方债发行规模的研究第13页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第13-14页
     ·本文对现有研究的改进第14-15页
第二章 我国地方政府债基本情况分析第15-21页
   ·我国地方政府债现状第15-18页
     ·我国地方政府债的基本情况第15-16页
     ·分地区地方政府债分析第16-18页
   ·我国地方政府债的需求第18-19页
     ·我国地方财政收支状况第18-19页
     ·我国地方政府债需求第19页
   ·我国地方政府债面临的问题第19-21页
第三章 我国地方政府债的最优规模第21-36页
   ·研究过程第21-23页
     ·研究框架第21页
     ·研究范围第21页
     ·研究模型第21-23页
   ·地方财政可支配收入预测模型第23-27页
     ·变量的选择及模型的建立第23-24页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预测第24-25页
     ·地方财政可支配收入预测第25-27页
   ·地方政府债可行规模第27-31页
     ·KMV 模型的建立第27-28页
     ·KMV 模型的变量第28-29页
     ·地方政府债可行规模第29-31页
   ·地方政府债发行最优规模第31-34页
     ·2012 年至 2014 年到期地方政府债可控规模第31-32页
     ·2009 年至 2011 年地方政府债发行可行规模第32-34页
     ·2009 年至 2011 年地方政府债发行最优规模第34页
   ·新债还旧债模式下的地方政府债发行最优规模第34-36页
     ·新债不能偿还旧债假设的影响第34-35页
     ·新债偿还旧债模式下的地方政府债发行最优规模第35页
     ·采用新债偿还旧债模式计算地方政府债发行最优规模的不利影响第35-36页
第四章 我国地方政府债的信用风险分析第36-41页
   ·我国地方政府债到期情况简述第36页
   ·2012 年至 2014 年到期地方政府债违约风险第36-38页
     ·2012 年到期地方政府债违约风险第36-37页
     ·2013 年到期地方政府债违约风险第37-38页
     ·2014 年到期地方政府债违约风险第38页
   ·各年份地方政府债发行规模适度性第38-40页
     ·2009 年地方政府债发行规模适度性第38-39页
     ·2010 年地方政府债发行规模适度性第39页
     ·2011 年地方政府债发行规模适度性第39-40页
   ·小结第40-41页
第五章 各地区地方政府债的信用风险分析第41-47页
   ·分析各地区地方政府债的必要性第41页
   ·各地区地方政府债信用风险分析第41-45页
     ·各地区地方政府债情况简介第41页
     ·各地区地方政府债需求状况分析第41-42页
     ·各地区地方政府偿债能力第42-44页
     ·重大信用风险暴露地区第44-45页
   ·小结第45-47页
第六章 结论第47-51页
   ·研究结论综述第47-48页
     ·我国地方政府债整体规模适度性第47页
     ·各地区我国地方政府债规模适度性第47-48页
   ·研究结论的启示第48-51页
第七章 模型的缺陷第51-53页
   ·模型假设的缺陷第51页
     ·2012 年至 2014 年 GDP 增长速度保持稳定假设第51页
     ·不考虑地方政府债应偿还利息假设第51页
   ·研究范围的缺陷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5页
附录 1第55-58页
致谢第58-59页
附件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与盈余结构管理关系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小波信号消噪在趋势交易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