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7页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7页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7-11页 |
第三节 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5页 |
第四节 研究目的和方法 | 第15-17页 |
第一章 媒介融合时代下青春文学出版概述 | 第17-25页 |
第一节 青春文学出版概况分析 | 第17-20页 |
一、青春文学出版面临的宏观环境分析 | 第17-18页 |
二、青春文学出版历经的发展脉络分析 | 第18-20页 |
第二节 媒介融合时代下的青春文学出版 | 第20-22页 |
一、媒介融合时代下的图书出版业 | 第20-21页 |
二、媒介融合时代下的青春文学出版受众分析 | 第21-22页 |
第三节 媒介融合时代青春文学的典型代表——《小时代》系列 | 第22-25页 |
第二章 媒介融合下的青春文学出版之选题策划——以《小时代》系列为例 | 第25-34页 |
第一节 市场分析:依托杂志定位打造多元产业链 | 第25-28页 |
一、依托杂志定位锁定年轻人市场 | 第25-26页 |
二、多元产业链全方位迎合市场需求 | 第26-28页 |
第二节 作者分析:作者明星与偶像化 | 第28-31页 |
一、作者明星与偶像化的打造 | 第28页 |
二、媒介融合与作者明星化的塑造 | 第28-31页 |
第三节 平台分析:书刊联动选择强势出版社平台 | 第31-34页 |
一、在杂志《最小说》平台连载 | 第31-32页 |
二、与出版社平台强强联合 | 第32-34页 |
第三章 媒介融合下的青春文学出版之内容生产——以《小时代》系列为例 | 第34-40页 |
第一节 书刊网络粉丝互动推动作品情节的发展 | 第34-36页 |
一、粉丝具有强大的生产力 | 第34-35页 |
二、书刊网络互动式写作 | 第35-36页 |
第二节 影视化写作手法营造文字的画面感 | 第36-38页 |
第三节 结构和故事编排具有连续剧的样式 | 第38-40页 |
第四章 媒介融合下的青春文学出版之发行和营销——以《小时代》系列为例 | 第40-50页 |
第一节 媒介融合时代下的《小时代》系列发行 | 第40-43页 |
一、限量珍藏版发行挑战装帧极限 | 第40-41页 |
二、网络时代发行渠道多元化 | 第41-43页 |
第二节 媒介融合时代下的《小时代》系列营销——整合营销传播 | 第43-50页 |
一、互联网与《小时代》系列营销 | 第43-45页 |
二、出版市场与《小时代》系列营销 | 第45页 |
三、青春杂志书与《小时代》系列营销 | 第45-46页 |
四、影视剧与《小时代》系列营销 | 第46-50页 |
第五章 媒介融合时代青春文学出版面临的问题和策略分析 | 第50-57页 |
第一节 媒介融合时代青春文学出版现状反思 | 第50-54页 |
一、商业化反思——市场导向型发展道路导致商业性浓厚 | 第50-51页 |
二、文学反思——主流文学界的批判 | 第51-53页 |
三、媒介反思——融合过程中的简单化、低水平现象存在 | 第53-54页 |
第二节 媒介融合时代青春文学出版的应对策略 | 第54-57页 |
一、提高责任感,把握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 第54-55页 |
二、将文学价值的发掘和市场价值的开发相统一 | 第55页 |
三、在媒介融合中创新,打造核心竞争力 | 第55-57页 |
结语 | 第57-58页 |
附录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第64-65页 |
后记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