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总则论文

单位受贿共同犯罪的认定问题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11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1.1 选题背景第9页
        1.1.2 选题意义第9-10页
    1.2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第10-11页
        1.2.1 研究方法第10页
        1.2.2 研究内容第10-11页
2 单位受贿共同犯罪概述第11-15页
    2.1 单位受贿共同犯罪的概念第11页
    2.2 单位受贿共同犯罪的特殊性第11-12页
    2.3 单位受贿共同犯罪的的表现形式第12-15页
        2.3.1 两个以上单位共同实施的单位受贿犯罪第12-13页
        2.3.2 单位和自然人共同实施的单位受贿犯罪第13-15页
3 单位受贿共同犯罪构成要件的认定第15-29页
    3.1 单位受贿共同犯罪主体的认定第15-23页
        3.1.1 单位和单位之间受贿共同犯罪中“单位”的认定第15-19页
        3.1.2 单位和自然人之间受贿共同犯罪中“自然人”的认定第19-23页
    3.2 单位受贿共同犯罪主观方面的认定第23-25页
    3.3 单位受贿共同犯罪客观方面的认定第25-29页
        3.3.1 单位受贿共同犯罪客观方面的内容第25-26页
        3.3.2 单位受贿共同犯罪中索取、收受行为的认定第26-27页
        3.3.3 单位受贿共同犯罪中教唆、帮助行为的认定第27-29页
4 单位受贿共同犯罪未完成形态的认定第29-39页
    4.1 单位受贿共同犯罪未完成形态的学界探讨第29-30页
        4.1.1 单位受贿共同犯罪有无未完成形态第29-30页
        4.1.2 单位受贿共同犯罪是否存在预备和中止第30页
    4.2 单位受贿共同犯罪的预备形态第30-33页
        4.2.1 单位受贿共同犯罪预备形态的理论争议第30-31页
        4.2.2 单位受贿共同犯罪预备形态理论争议的评述第31页
        4.2.3 单位受贿共同犯罪预备形态的认定第31-32页
        4.2.4 单位受贿共同犯罪预备犯的处罚第32-33页
    4.3 单位受贿共同犯罪的中止形态第33-35页
        4.3.1 单位受贿共同犯罪中止形态的理论争议第33页
        4.3.2 单位受贿共同犯罪中止形态理论争议的评述第33-34页
        4.3.3 单位受贿共同犯罪中止形态的认定第34-35页
        4.3.4 单位受贿共同犯罪中止犯的处罚第35页
    4.4 单位受贿共同犯罪的未遂形态第35-39页
        4.4.1 单位受贿共同犯罪未遂形态的理论争议第35-36页
        4.4.2 单位受贿共同犯罪未遂形态理论争议的评述第36-37页
        4.4.3 单位受贿共同犯罪未遂的认定第37-38页
        4.4.4 单位受贿共同犯罪未遂犯的处罚第38-39页
5 单位受贿共同犯罪犯罪数额的认定第39-43页
    5.1 单位与单位之间共同受贿犯罪数额的认定第39页
    5.2 单位与自然人之间共同受贿犯罪数额的认定第39-43页
        5.2.1 单位与无身份者共同受贿犯罪数额的认定第39-40页
        5.2.2 单位与有身份者共同受贿犯罪数额的认定第40-43页
结语第43-45页
参考文献第45-49页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第49-51页
致谢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铁路隧道围岩变形机理与分级方法研究
下一篇:膨胀土地区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结构设计理论及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