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3页 |
摘要 | 第3-5页 |
Summary | 第5-7页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第7-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0页 |
·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发展现状 | 第11-13页 |
·能量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能量的概念 | 第13页 |
·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意义及研究 | 第13-14页 |
·能流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能流的概念 | 第14页 |
·能流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国外能流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国内能流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农业生态系统能流分析方法上的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第二章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20-23页 |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分析方法 | 第20页 |
·分析步骤 | 第20-21页 |
·数据来源 | 第21页 |
·研究方案及计算方法 | 第21-23页 |
·折能系数制定 | 第21页 |
·能流计算方法 | 第21页 |
·评价能量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21-23页 |
第三章 河西绿洲灌区主要农田循环模式能量流动及分析 | 第23-47页 |
·河西绿洲灌区主要农田循环具体模式及特点 | 第23-24页 |
·河西绿洲灌区主要农田循环模式分析 | 第24-47页 |
·传统种植业循环模式 | 第24-29页 |
·种-果-养循环模式 | 第29-31页 |
·耗粮型种-养循环模式 | 第31-33页 |
·耗草型种~养循环模式 | 第33-37页 |
·设施型循环农业模式 | 第37-42页 |
·种-养―沼三循环模式 | 第42-47页 |
第四章.河西绿洲灌区农田不同循环模式优先序的排列研究 | 第47-53页 |
·建立评价系统及设定权重系数 | 第47页 |
·计算各计算指标的数值 | 第47-53页 |
·获取的原始材料 | 第47-48页 |
·对原始材料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数值 | 第48页 |
·确定评价标准,对各项指标进行评分 | 第48-53页 |
第五章 河西绿洲灌区不同地域及现有农田模式的能流分析 | 第53-61页 |
·河西绿洲灌区不同地域农田循环模式投能间的差异 | 第53-54页 |
·河西绿洲灌区大田不同循环模式特征分析 | 第54-58页 |
·主要农田循环模式的能值转化及光能利用率 | 第58-60页 |
·小结 | 第60-6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个人简介 | 第68-69页 |
导师简介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