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绪论 | 第13-19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葛兰西简介 | 第14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14-17页 |
1.3.1 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2 国内关于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3 国外关于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4 研究结构和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1 研究结构 | 第17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5 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1.5.1 研究视角上的创新 | 第18页 |
1.5.2 研究观点上的创新 | 第18-19页 |
2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概述 | 第19-30页 |
2.1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与理论渊源 | 第19-22页 |
2.1.1 国际背景与国内背景 | 第19-20页 |
2.1.2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的理论渊源 | 第20-22页 |
2.2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要点简介 | 第22-27页 |
2.2.1 文化领导权的实行场地——市民社会 | 第23-24页 |
2.2.2 文化领导权的实施途径——意识形态的斗争 | 第24页 |
2.2.3 文化领导权的实践主体——有机知识分子 | 第24-26页 |
2.2.4 文化领导权的获取方式——阵地战 | 第26-27页 |
2.3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评价 | 第27-30页 |
2.3.1 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 第27-28页 |
2.3.2 理论的局限性 | 第28-30页 |
3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 第30-36页 |
3.1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需要 | 第30-32页 |
3.2 凝聚社会共识的迫切需要 | 第32-33页 |
3.3 应对西方价值观冲击的需要 | 第33-36页 |
4 文化领导权理论视阈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策略 | 第36-43页 |
4.1 正确处理不同文化的关系 | 第36-38页 |
4.1.1 保持自身文化特质 | 第36-37页 |
4.1.2 倡导主流文化 | 第37-38页 |
4.2 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 | 第38-40页 |
4.2.1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 第38-39页 |
4.2.2 推动实践创新 | 第39-40页 |
4.3 加强文化场所的管理 | 第40-43页 |
4.3.1 把握主流文化方向 | 第40-41页 |
4.3.2 坚守社会主义文化阵地 | 第41-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