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7-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8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8-9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8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8-9页 |
1.4 都市农业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6页 |
1.4.1 都市农业的概念 | 第9页 |
1.4.2 都市农业的特征 | 第9-11页 |
1.4.3 都市农业的功能 | 第11-13页 |
1.4.4 目前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2 国内外都市农业发展概述及启示 | 第16-22页 |
2.1 国外都市农业的发展 | 第16-18页 |
2.1.1 美国都市农业 | 第16页 |
2.1.2 法国都市农业 | 第16页 |
2.1.3 荷兰都市农业 | 第16-17页 |
2.1.4 德国都市农业 | 第17页 |
2.1.5 日本都市农业 | 第17-18页 |
2.1.6 新加坡都市农业 | 第18页 |
2.2 国内都市农业发展 | 第18-20页 |
2.2.1 上海都市农业 | 第18-19页 |
2.2.2 北京都市农业 | 第19页 |
2.2.3 广州都市农业 | 第19页 |
2.2.4 大连都市农业 | 第19-20页 |
2.3 国内外都市农业发展的启示 | 第20-22页 |
2.3.1 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发展规划 | 第20页 |
2.3.2 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 第20页 |
2.3.3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 第20-21页 |
2.3.4 坚持以高科技为支撑 | 第21页 |
2.3.5 注重体现地域文化特色 | 第21-22页 |
3 温州市都市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2-27页 |
3.1 温州市经济社会状况 | 第22页 |
3.2 温州市都市农业发展现状 | 第22-23页 |
3.2.1 各类型农业发展状况 | 第22-23页 |
3.2.2 基础建设现状 | 第23页 |
3.2.3 农民组织现状 | 第23页 |
3.3 温州市都市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23-27页 |
3.3.1 产品特色不足,存在严重的同质化现象 | 第23-24页 |
3.3.2 农业基础设施配套设施不够完善 | 第24页 |
3.3.3 经营管理不够规范 | 第24-25页 |
3.3.4 农民素质较低,组织化程度不高 | 第25页 |
3.3.5 规划滞后,档次较低,竞争力弱,未体现多样性综合功能 | 第25-26页 |
3.3.6 农业功能不断拓展,品牌建设有待加强 | 第26-27页 |
3.3.7 农地流转存问题 | 第27页 |
4 温州市都市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27-37页 |
4.1 创新都市农业发展模式 | 第27-29页 |
4.1.1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 第28页 |
4.1.2 造就新型职业农民 | 第28-29页 |
4.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第29-30页 |
4.2.1 突出建设重点 | 第29页 |
4.2.2 建立多元投入机制 | 第29-30页 |
4.2.3 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 第30页 |
4.3 创新相关体制机制 | 第30-31页 |
4.3.1 建立健全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 第30页 |
4.3.2 创新都市农业的投融资渠道 | 第30-31页 |
4.4 加快农业人力资源的开发,提高都市农业劳动力素质 | 第31-33页 |
4.5 加强农村村镇建设规划 | 第33-34页 |
4.5.1 完善村镇规划 | 第33页 |
4.5.2 拓展城镇功能 | 第33页 |
4.5.3 加快农村新社区建设 | 第33-34页 |
4.6 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及推广机制 | 第34-35页 |
4.6.1 引进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加强自主研发 | 第34页 |
4.6.2 建立健全科学研究及成果转化体系 | 第34页 |
4.6.3 大力推广农业科研 | 第34-35页 |
4.7 完善土地开发利用政策 | 第35页 |
4.8 完善农业保险机制,保证都市农业稳步发展 | 第35-37页 |
4.8.1 建立政策性农业风险保障机构 | 第35页 |
4.8.2 加强对农业政策性保险的法律规章建设 | 第35-36页 |
4.8.3 加大政策性支持力度 | 第36-37页 |
5 结论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