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3 论文结构 | 第10-12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2-23页 |
2.1 教师语码转换的主要概念 | 第12-14页 |
2.1.1 教师语码转换的定义 | 第12页 |
2.1.2 教师语码转换的分类 | 第12-13页 |
2.1.3 教师语码转换的功能 | 第13-14页 |
2.2 国外教师语码转换的相关研究 | 第14-18页 |
2.3 国内教师语码转换的相关研究 | 第18-23页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第23-27页 |
3.1 语言顺应理论 | 第23-25页 |
3.2 标记模式理论 | 第25-27页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第27-31页 |
4.1 研究问题 | 第27页 |
4.2 研究对象 | 第27-28页 |
4.3 研究工具 | 第28-29页 |
4.3.1 课堂观察 | 第28页 |
4.3.2 课堂录音 | 第28-29页 |
4.3.3 问卷调查 | 第2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五章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31-49页 |
5.1 重点高中与普通高中教师语码转换的原因分析 | 第31-37页 |
5.1.1 教师语码转换是对语言现实的顺应 | 第31-35页 |
5.1.2 教师语码转换是对社会规约的顺应 | 第35页 |
5.1.3 教师语码转换是对心理动机的顺应 | 第35-37页 |
5.2 重点高中与普通高中教师语码转换的差异及影响因素 | 第37-40页 |
5.3 师生对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语码转换的态度与差异 | 第40-48页 |
5.3.1 重点高中与普通高中教师对课堂上使用语码转换的态度与差异 | 第40-43页 |
5.3.2 重点高中与普通高中学生对课堂上使用语码转换的态度与差异 | 第43-4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49-52页 |
6.1 研究发现 | 第49-50页 |
6.2 研究启示 | 第50页 |
6.3 教学建议 | 第50-51页 |
6.4 研究局限性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附录 1 | 第55-57页 |
附录 2 | 第57-59页 |
附录 3 观察记录表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