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3页 |
1.1.1 问题的提出 | 第10-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9页 |
1.2.1 无人机 | 第13-14页 |
1.2.2 UAV航摄遥感系统 | 第14-15页 |
1.2.3 UAV航摄系统在大比例尺测图中的应用 | 第15-16页 |
1.2.4 无人机测图系统 | 第16-17页 |
1.2.5 三维建模及可视化研究 | 第17-19页 |
1.3 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 第19-22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3.2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0-22页 |
第二章 UAV低空航摄系统的组成与理论基础 | 第22-44页 |
2.1 UAV低空航摄测量系统的组成 | 第22-30页 |
2.1.1 飞行平台及飞控系统 | 第22-26页 |
2.1.2 地面设备 | 第26-29页 |
2.1.3 发射与回收系统 | 第29-30页 |
2.2 UAV低空航摄测量系统理论基础 | 第30-33页 |
2.2.1 摄影测量坐标系统 | 第30-31页 |
2.2.2 航摄像片方位元素 | 第31页 |
2.2.3 坐标转换与共线条件方程 | 第31-33页 |
2.3 UAV航摄质量评价 | 第33-35页 |
2.3.1 飞行硬件检查 | 第33-34页 |
2.3.2 飞行质量检查 | 第34-35页 |
2.3.3 影像质量检查 | 第35页 |
2.4 UAV航摄数据预处理和影像匹配 | 第35-44页 |
2.4.1 畸变差纠正 | 第36-37页 |
2.4.2 影像图像增强 | 第37-39页 |
2.4.3 影像匹配 | 第39-44页 |
第三章 无人机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应用及实践研究 | 第44-66页 |
3.1 大比例尺成图流程和技术路线 | 第44-45页 |
3.2 航飞前准备工作 | 第45-54页 |
3.2.1 测区概况及资料准备 | 第45-47页 |
3.2.2 航线规划设计 | 第47-52页 |
3.2.3 外业像控点测量 | 第52-54页 |
3.3 作业飞行 | 第54-55页 |
3.3.1 起飞检查工作 | 第54页 |
3.3.2 飞行摄影 | 第54-55页 |
3.3.3 航摄质量检查 | 第55页 |
3.4 影像预处理及空三加密 | 第55-60页 |
3.4.1 影像预处理 | 第55-56页 |
3.4.2 空中三角测量 | 第56-60页 |
3.5 DEM、DOM制作 | 第60-63页 |
3.5.1 DEM制作 | 第60-61页 |
3.5.2 DOM制作 | 第61-63页 |
3.6 1:2000地形图制作 | 第63-66页 |
3.6.1 选取测图软件 | 第63页 |
3.6.2 内业测图及外业调绘 | 第63-66页 |
第四章 成图精度影响因素及改进方法 | 第66-78页 |
4.1 大比例尺地形图成图精度分析 | 第66-67页 |
4.2 精度影响因素分析 | 第67-72页 |
4.2.1 像片倾角的影响 | 第67-68页 |
4.2.2 空中三角测量精度误差分析 | 第68-69页 |
4.2.3 DEM、DOM精度分析 | 第69-72页 |
4.3 精度改进方法 | 第72-78页 |
4.3.1 增强无人机硬件性能 | 第72-73页 |
4.3.2 搭载差分设备 | 第73-74页 |
4.3.3 无人机测图系统集成 | 第74页 |
4.3.4 天狼星“SIRIUS PRO”测图系统精度分析 | 第74-78页 |
第五章 三维建模及可视化分析 | 第78-84页 |
5.1 三维模型方法 | 第78-79页 |
5.2 三维模型制作 | 第79-80页 |
5.2.1 建构筑物建模 | 第79-80页 |
5.2.2 地形建模 | 第80页 |
5.3 可视化分析 | 第80-84页 |
5.3.1 模型演示及场景漫游 | 第80-82页 |
5.3.2 模型发布 | 第82-8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4-86页 |
6.1 结论 | 第84页 |
6.2 不足与展望 | 第84-86页 |
致谢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2页 |
附录 | 第92-93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92-93页 |
附录B (硕士期间参与的项目)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