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

自我—他人延迟选择差异及信息加工机制

中文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引言第10-11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11-24页
    1 延迟选择第11-16页
        1.1 延迟选择的概念第11页
        1.2 延迟选择的影响因素第11-14页
            1.2.1 决策时间第12-13页
            1.2.2 决策冲突第13页
            1.2.3 决策策略第13-14页
        1.3 延迟选择的研究范式第14-16页
    2 自我-他人决策差异第16-24页
        2.1 自我-他人的界定第16-18页
        2.2 自我-他人的理论解释第18-20页
        2.3 自我-他人决策差异的影响因素第20-22页
            2.3.1 认知差异第20页
            2.3.2 属性权重第20页
            2.3.3 期望值与现实性第20-21页
            2.3.4 人格、他人的界定和操作、决策任务第21页
            2.3.5 多属性和单一属性第21-22页
        2.4 自我—他人心理距离的测量工具第22-24页
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第24-26页
    1 以往研究的不足第24-25页
    2 研究假设第25-26页
第三部分 预备研究第26-28页
    1 调查目的第26页
    2 调查方法第26-27页
        2.1 调查对象第26页
        2.2 调查工具第26页
        2.3 调查程序第26-27页
    3 调查结果第27-28页
第四部分 正式实验第28-40页
    实验一 冲突水平对自我-他人延迟选择的影响第28-33页
        1 实验目的第28页
        2 实验方法第28-30页
            2.1 被试第28页
            2.2 实验设计第28页
            2.3 实验工具第28-29页
                2.3.1 IOS亲密度量表第28-29页
                2.3.2 延迟选择情境材料第29页
            2.4 实验程序第29-30页
        3 实验结果第30-32页
            3.1 冲突水平的操作检验第30页
            3.2 冲突水平对自我-他人延迟选择的影响第30-32页
        4 讨论第32-33页
    实验二 自我-他人延迟选择的信息加工机制第33-40页
        1 实验目的第33页
        2 实验方法第33-35页
            2.1 被试第33页
            2.2 实验设计及变量第33页
            2.3 实验工具第33-34页
                2.3.1 IOS亲密度量表第33-34页
                2.3.2 信息板技术第34页
            2.4 实验程序第34-35页
        3 实验结果第35-38页
            3.1 自我—他人延迟选择倾向的差异第35-36页
            3.2 自我—他人延迟选择的信息搜索时间差异第36-37页
            3.3 自我—他人延迟选择的信息搜索深度的差异第37页
            3.4 自我—他人延迟选择的信息搜索模式的差异第37-38页
        4 讨论第38-40页
第五部分 总讨论第40-43页
    1 冲突水平对自我-他人延迟选择的影响第40-42页
    2 自我—他人延迟选择的信息加工机制第42页
    3 本研究的局限与未来研究的展望第42-43页
结论第43-44页
附录第44-48页
参考文献第48-54页
致谢第54-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优化特征选择的CTM模型在文本分类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基于Hadoop的大规模中文网站聚类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