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FDM的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设计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符号表对照 | 第11-12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2-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1页 |
1.1 电力线载波通信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5-17页 |
1.1.1 电力线载波通信研究的背景 | 第15-16页 |
1.1.2 电力线载波通信研究的意义 | 第16-17页 |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第17-19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3 本文的结构与主要内容安排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基于OFDM的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原理 | 第21-29页 |
2.1 低压电力线信道特性分析 | 第21-25页 |
2.1.1 噪声 | 第21-22页 |
2.1.2 衰减和时变特性 | 第22-23页 |
2.1.3 宽带电力线信道建模 | 第23-25页 |
2.2 OFDM技术 | 第25-27页 |
2.2.1 OFDM基本原理 | 第25-26页 |
2.2.2 OFDM关键技术 | 第26-27页 |
2.3 OFDM技术应用于电力线通信的优缺点 | 第27-28页 |
2.4 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基于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协议的系统方案设计 | 第29-41页 |
3.1 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 第29-32页 |
3.2 发射机说明 | 第32-36页 |
3.3 接收机方案设计 | 第36-40页 |
3.3.1 针对前导序列的接收机方案设计 | 第37-39页 |
3.3.2 系统整体接收机方案 | 第39-40页 |
3.4 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基于前导的同步与信道估计的算法设计 | 第41-59页 |
4.1 引言 | 第41页 |
4.2 基于前导的符号同步算法 | 第41-48页 |
4.2.1 符号同步误差对OFDM的影响 | 第41-44页 |
4.2.2 传统的符号同步算法 | 第44-46页 |
4.2.3 改进的符号同步算法 | 第46-48页 |
4.3 基于前导的频率同步算法 | 第48-54页 |
4.3.1 频率同步误差对OFDM的影响 | 第48-50页 |
4.3.2 传统的频率同步算法 | 第50-52页 |
4.3.3 改进的频率同步算法 | 第52-54页 |
4.4 基于前导的信道估计算法 | 第54-58页 |
4.4.1 OFDM信道估计概述 | 第54-55页 |
4.4.2 传统的信道估计算法 | 第55-56页 |
4.4.3 改进的信道估计算法 | 第56-58页 |
4.5 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基于载荷的接收方案设计 | 第59-75页 |
5.1 ROBO交织 | 第59-64页 |
5.1.1 ROBO交织算法 | 第59-60页 |
5.1.2 ROBO解交织 | 第60-62页 |
5.1.3 ROBO交织算法仿真及性能分析 | 第62-64页 |
5.2 Turbo编译码 | 第64-72页 |
5.2.1 Turbo编码 | 第64-65页 |
5.2.2 Turbo译码 | 第65-70页 |
5.2.3 Turbo码仿真及性能分析 | 第70-72页 |
5.3 基于OFDM的宽带电力线载波系统性能仿真 | 第72-73页 |
5.4 小结 | 第73-7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5-77页 |
6.1 研究工作的总结 | 第75页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致谢 | 第81-83页 |
作者简介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