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失地农民的城市适应研究--基于淮阴工业园区的调查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现代化背景下产生的大量失地农民 | 第10页 |
·二元结构下的城乡文化差异 | 第10页 |
·相关理论研究的欠缺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研究目标 | 第11-13页 |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3-20页 |
·失地农民城市适应的概念研究 | 第13-14页 |
·失地农民 | 第13页 |
·农民市民化 | 第13-14页 |
·城市适应 | 第14页 |
·失地农民城市适应的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对于农民市民化的研究 | 第15页 |
·关于城市适应的研究 | 第15-17页 |
·研究的发展趋势 | 第17页 |
·相关理论研究 | 第17-20页 |
·文化变迁和文化适应理论 | 第17-18页 |
·边缘化理论 | 第18-19页 |
·市民化理论 | 第19-20页 |
第3章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 第20-25页 |
·设计前提 | 第20页 |
·研究选点的背景介绍 | 第20-22页 |
·淮安市城市化进程 | 第20-21页 |
·选点依据 | 第21页 |
·研究对象 | 第21-22页 |
·研究方法及样本 | 第22-24页 |
·问卷的初步设计与预测调查 | 第22页 |
·问卷的区分度分析 | 第22-23页 |
·信度分析 | 第23页 |
·数据采集 | 第23-24页 |
·样本资料 | 第24页 |
·样本构成 | 第24页 |
·被征地情况 | 第24页 |
·资料处理 | 第24-25页 |
第4章 调查结果分析 | 第25-39页 |
·经济适应 | 第25-30页 |
·失地农民的职业 | 第25-29页 |
·失地农民的收入与支出 | 第29-30页 |
·生活方式适应 | 第30-32页 |
·居住方式的适应 | 第30-31页 |
·休闲方式的适应 | 第31页 |
·消费方式的适应 | 第31-32页 |
·社会交往适应 | 第32-33页 |
·心理适应 | 第33-39页 |
·社区归属感 | 第33-35页 |
·自我认同 | 第35-39页 |
第5章 影响城市适应的原因及适应模式 | 第39-44页 |
·失地农民城市适应的原因分析 | 第39-42页 |
·外在原因 | 第39-41页 |
·内在因素 | 第41-42页 |
·失地农民的城市适应模式探析 | 第42-44页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第44-47页 |
·结论 | 第44页 |
·讨论 | 第44-47页 |
·提高失地农民城市适应的建议 | 第44-46页 |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第46页 |
·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