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论文--土力学论文--土动力学与振动地基论文

砂土动力本构模型及核电站取水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致谢第4-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0-13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1-13页
2 本构理论研究和抗震分析方法综述第13-27页
    2.1 本构理论研究综述第13-24页
        2.1.1 本构模型发展概述第13-19页
        2.1.2 本构理论研究难点第19-24页
    2.2 抗震分析方法综述第24-26页
    2.3 本章小结第26-27页
3 砂土三维多重机构边界面本构模型第27-54页
    3.1 多重机构模型推导第27-38页
        3.1.1 多重机构理论框架第27-29页
        3.1.2 宏观边界面和微观边界线第29-31页
        3.1.3 微观体应变-应力关系第31-33页
        3.1.4 微观剪应变-应力关系第33-36页
        3.1.5 微观剪胀方程第36-37页
        3.1.6 宏观应力-应变刚度矩阵第37-38页
    3.2 参数选取及确定第38-42页
        3.2.1 宏观模量参数第38-39页
        3.2.2 微观模量参数第39-42页
    3.4 数值模拟验证第42-52页
        3.4.1 不排水三轴压缩试验第43-46页
        3.4.2 排水三轴压缩试验第46-47页
        3.4.3 应力主轴旋转试验第47-49页
        3.4.4 不排水三轴循环扭转试验第49-52页
    3.5 本章小结第52-54页
4 可液化场地核电站取水结构抗震性能研究第54-83页
    4.1 OpenSees软件简介第54页
    4.2 取水结构概况第54-56页
    4.4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56-66页
        4.4.1 模型单元及节点第56-57页
        4.4.2 材料模型参数第57-63页
        4.4.3 截面纤维划分第63-64页
        4.4.4 结构质量矩阵第64页
        4.4.5 结构竖向荷载第64-65页
        4.4.6 结构阻尼矩阵第65页
        4.4.7 输入地震波第65-66页
    4.5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第66-79页
        4.5.1 地基土体地震反应第66-71页
        4.5.2 取水结构地震反应第71-79页
    4.6 取水结构抗震性能评估第79-81页
        4.6.1 变形性能评估第79-80页
        4.6.2 抗剪承载能力评估第80-81页
    4.7 本章小结第81-83页
5 总结与展望第83-85页
    5.1 主要结论第83页
    5.2 未来的工作建议与展望第83-85页
参考文献第85-89页
作者简历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艾拉莫德对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及临床疗效观察
下一篇:不同抗血小板聚集方案对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预后的影响及预后影响因素的回顾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