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1.2.1 住房空置的相关研究 | 第10-12页 |
1.2.2 房地产金融风险与房价、银行信贷的相关研究 | 第12页 |
1.2.3 房地产金融风险形成机制的相关研究 | 第12-14页 |
1.3 文章的主要内容及基本框架 | 第14-16页 |
1.3.1 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1.3.2 基本框架 | 第15-16页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 | 第16-17页 |
第2章 住房空置的相关理论概述 | 第17-27页 |
2.1 住房空置的界定与住房空置率的计算方法 | 第17-18页 |
2.1.1 国外和港台地区的住房空置界定 | 第17页 |
2.1.2 国内的住房空置界定 | 第17-18页 |
2.1.3 国际通行的住房空置率计算方法 | 第18页 |
2.1.4 我国目前的住房空置率计算方法 | 第18页 |
2.2 合理空置存在的理论依据和必要性 | 第18-20页 |
2.2.1 合理空置存在的理论依据 | 第18-19页 |
2.2.2 合理空置存在的必要性 | 第19-20页 |
2.3 我国住房空置的成因分析 | 第20-27页 |
2.3.1 人口结构改变导致住房需求不足 | 第20-22页 |
2.3.2 住房二、三级市场联动性较弱 | 第22-23页 |
2.3.3 房价过高,居民收入差距大 | 第23-24页 |
2.3.4 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 | 第24-25页 |
2.3.5 房地产市场体系的不健全 | 第25-26页 |
2.3.6 制度安排不当 | 第26-27页 |
第3章 住房空置的金融风险传导机制分析 | 第27-36页 |
3.1 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的类型 | 第27-29页 |
3.1.1 流动性风险 | 第27页 |
3.1.2 信用风险 | 第27-28页 |
3.1.3 利率风险 | 第28页 |
3.1.4 其他风险 | 第28-29页 |
3.2 我国房地产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29-32页 |
3.2.1 房地产银行贷款扩大 | 第29页 |
3.2.2 房价持续高涨 | 第29-30页 |
3.2.3 房地产投资资金主要源于银行贷款 | 第30-32页 |
3.3 住房空置的金融风险的传导机制分析 | 第32-36页 |
3.3.1 住房空置、房价波动与房地产金融风险 | 第32-34页 |
3.3.2 住房空置、银行信贷与房地产金融风险 | 第34-36页 |
第4章 基于VAR模型的商品房空置与房地产金融风险关系的实证研究 | 第36-45页 |
4.1 指标的选择与计算 | 第36-37页 |
4.2 数据的描述与检验 | 第37-38页 |
4.2.1 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7页 |
4.2.2 数据的平稳性检验 | 第37-38页 |
4.3 VAR模型的构建与估计 | 第38-40页 |
4.3.0 VAR模型的构建 | 第38-39页 |
4.3.1 VAR滞后阶数确定 | 第39页 |
4.3.2 VAR模型估计 | 第39-40页 |
4.4 VAR模型估计结果的检验 | 第40-42页 |
4.4.1 联合显著性检验 | 第40-41页 |
4.4.2 白噪声检验 | 第41页 |
4.4.3 稳定性检验 | 第41-42页 |
4.4.4 格兰杰因果检验 | 第42页 |
4.5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 第42-45页 |
第5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45-49页 |
5.1 结论 | 第45-46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46-49页 |
5.2.1 解决住房空置问题的政策建议 | 第46-48页 |
5.2.2 建立房地产市场的预警机制 | 第48页 |
5.2.3 建立完善的房地产金融监管体系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课题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