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中国法制史论文

“天坛宪草”孔教入宪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引言第11-16页
    一、问题的缘起及研究意义第11-12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一) 国内研究现况第12-13页
        (二) 国外研究现况第13页
    三、概念界定及研究思路设计第13-16页
        (一) 概念界定第13-14页
        (二) 研究思路设计第14-16页
第一章 孔教入宪问题的由来第16-25页
    一、近代以来的统治合法性危机及价值信仰危机第16-19页
        (一) 什么是统治的"合法性"第16-17页
        (二) 解决统治"合法性"的两种途径第17-18页
        (三) 孔教与统治"合法性"危机第18-19页
    二、康有为的孔教思想与入宪之争第19-25页
        (一) 康有为的孔教思想第20-21页
        (二) 孔教思潮对民初立宪活动的影响第21-25页
            1. 孔教思潮对议会议员的间接影响第22-23页
            2. 孔教会活动对立宪进程的直接影响第23-25页
第二章 孔教入宪议题的两次论争第25-40页
    一、"天坛宪草"与孔教入宪第25页
    二、宪法起草阶段的孔教论争第25-28页
        (一) 孔教案的发轫第26页
        (二) 第一阶段孔教案的结束第26-28页
    三、国会重开后的孔教案续议第28-37页
        (一) 初读会十九条第二项"教育条款"续议第29页
        (二) 二十四次审议会期间的孔教之争第29-32页
            1. 围绕十九条第二项教育条款的论争第29-30页
            2. 增订国教条文的提出第30-32页
        (三) 二读会期间的孔教之争第32页
        (四) 孔教案的落幕:二读会再交审议会第32-37页
    四、两次孔教论争的比较第37-40页
        (一) 论争的广度不同第37-38页
        (二) 论争的深度不同第38-40页
第三章 孔教入宪的焦点问题分析第40-47页
    一、议员对焦点问题的核心认识第40-44页
        (一) 孔教是否是宗教第40-41页
        (二) 法律与道德间关系的问题第41-42页
        (三) 孔教入宪是否与共和政体不合第42-43页
        (四) 定孔教为国教是否会使蒙、藏分裂,引发教争第43-44页
    二、社会人士对争议焦点的反响第44-47页
        (一) 社会各界对孔教入宪的关注第44-45页
        (二) 孔教入宪得到多方的支持第45页
        (三) 新文化派对孔教入宪的反对第45-47页
第四章 孔教入宪的历史余绪第47-50页
    一、对北洋后期立宪活动的影响第47页
    二、对国民政府立宪活动的影响第47-50页
        (一) 经过儒家化的三民主义第47-48页
        (二) 党义入宪第48-50页
结语第50-53页
参考文献第53-55页
致谢第55-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试论中国工笔人物画的空间构成关系
下一篇:民国时期女性服饰的特征与流变--以关中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