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发展状况 | 第11-17页 |
1.2.1 疲劳寿命估算方法 | 第11-13页 |
1.2.2 MATLAB、ANSYS及ACCESS软件的应用 | 第13-15页 |
1.2.3 飞机连接件疲劳寿命预测的现状 | 第15-17页 |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17-18页 |
第2章 含孔板件的疲劳寿命预测与系统开发 | 第18-34页 |
2.1 引言 | 第18页 |
2.2 含孔板件危险孔的疲劳寿命计算 | 第18-22页 |
2.2.1 含孔板件计算模型的简化 | 第18-19页 |
2.2.2 应力严重系数法的概念 | 第19-22页 |
2.2.3 寿命估算方法 | 第22页 |
2.3 含孔板件疲劳寿命预测系统的开发 | 第22-33页 |
2.3.1 系统功能分析 | 第22-26页 |
2.3.2 系统界面设计 | 第26-3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耳片结构的参数化建模与有限元分析 | 第34-47页 |
3.1 引言 | 第34页 |
3.2 耳片结构的参数化建模 | 第34-37页 |
3.2.1 耳片几何模型的参数化建立 | 第34-35页 |
3.2.2 耳片载荷的参数化描述 | 第35-37页 |
3.2.3 含初始孔边裂纹耳片的几何模型参数化建立 | 第37页 |
3.3 有限元分析与接口实现 | 第37-46页 |
3.3.1 ANSYS中几何模型的参数化建立 | 第38-39页 |
3.3.2 网格划分 | 第39-40页 |
3.3.3 约束与载荷 | 第40-43页 |
3.3.4 应力强度因子的获得 | 第43-45页 |
3.3.5 接口的实现 | 第45-4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4章 耳片结构疲劳寿命预测与系统开发 | 第47-89页 |
4.1 引言 | 第47页 |
4.2 耳片疲劳寿命的预测方法 | 第47-59页 |
4.2.1 疲劳载荷 | 第47-49页 |
4.2.2 名义应力法进行疲劳寿命估算 | 第49-53页 |
4.2.3 局部应力应变法进行疲劳寿命估算 | 第53-57页 |
4.2.4 断裂力学方法估算疲劳裂纹扩展寿命 | 第57-59页 |
4.3 系统功能分析 | 第59-68页 |
4.3.1 总体功能分析 | 第59-60页 |
4.3.2 几何参数的获得 | 第60页 |
4.3.3 外载荷参数的获得 | 第60-61页 |
4.3.4 选择疲劳寿命预测方法计算及材料的力学性能参数的获得 | 第61-66页 |
4.3.5 计算结果的显示 | 第66-68页 |
4.3.6 辅助功能模块分析 | 第68页 |
4.4 界面设计 | 第68-77页 |
4.4.1 几何模型界面 | 第68页 |
4.4.2 载荷输入界面 | 第68-71页 |
4.4.3 材料性能添加界面 | 第71-73页 |
4.4.4 计算结果显示界面 | 第73-75页 |
4.4.5 系统中的疲劳疲劳曲线的获得 | 第75-77页 |
4.5 应用举例 | 第77-88页 |
4.5.1 名义应力法 | 第77-81页 |
4.5.2 局部应力应变法 | 第81-84页 |
4.5.3 断裂力学方法 | 第84-8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第5章 混合编程中若干问题的解决 | 第89-94页 |
5.1 引言 | 第89页 |
5.2 MATLAB编程中的若干问题 | 第89-92页 |
5.2.1 ActiveX控件在MATLAB GUI中的使用 | 第89-90页 |
5.2.2 MATLAB与ACCESS的接口 | 第90-91页 |
5.2.3 MATLAB与ANSYS的接口 | 第91-92页 |
5.3 APDL编程中的若干问题 | 第92-93页 |
5.4 本章小节 | 第93-94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4-95页 |
6.1 结论 | 第94页 |
6.2 展望 | 第94-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98页 |
致谢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