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绪论 | 第11-3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20页 |
1.1.1 胎儿监护的意义及方法 | 第11-12页 |
1.1.2 胎心电子监护 | 第12-17页 |
1.1.3 胎儿心电图的临床意义 | 第17-18页 |
1.1.4 从腹壁电信号中提取胎儿心电图的困难性 | 第18-20页 |
1.2 从腹壁电信号提取胎儿心电图方法现状 | 第20-32页 |
1.2.1 多导联方法 | 第22-29页 |
1.2.2 单导联方法 | 第29-32页 |
1.3 关于方法的测试数据 | 第32-36页 |
1.3.1 仿真数据的产生方法 | 第32-35页 |
1.3.2 实测数据的来源 | 第35-36页 |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安排 | 第36-39页 |
2 多导联相空间中自适应建模提取胎儿心电方法 | 第39-54页 |
2.1 引言 | 第39-41页 |
2.2 提出的多导联相空间中自适应建模提取方法 | 第41-46页 |
2.2.1 相空间重构 | 第42页 |
2.2.2 周期对应点 | 第42-43页 |
2.2.3 自适应模型 | 第43-46页 |
2.3 测试及性能评价 | 第46-53页 |
2.3.1 仿真数据测试 | 第46-48页 |
2.3.2 实际数据测试 | 第48-53页 |
2.4 小结 | 第53-54页 |
3 单导联伪相空间中局部PCA提取胎儿心电方法 | 第54-69页 |
3.1 原理与现有算法简述 | 第54-58页 |
3.1.1 原理 | 第54-56页 |
3.1.2 现有算法简述 | 第56-58页 |
3.2 对现有伪相空间中LPCA提取方法的测评 | 第58-59页 |
3.3 伪相空间中LPCA提取方法的改进及测试 | 第59-68页 |
3.3.1 现有伪相空间LPCA方法的改进 | 第59-62页 |
3.3.2 改进伪相空间中LPCA提取方法的测试 | 第62-68页 |
3.4 小结 | 第68-69页 |
4 基于单导联R波检测、重采样和梳状滤波器提取胎儿心电方法 | 第69-97页 |
4.1 引言 | 第69-70页 |
4.2 提出的R波检测、重采样和梳状滤波器相结合的提取方法 | 第70-86页 |
4.2.1 总体思路与算法框架 | 第70-71页 |
4.2.2 R波检测 | 第71-77页 |
4.2.3 重采样 | 第77-84页 |
4.2.4 梳状滤波器 | 第84-86页 |
4.3 测试结果及性能评价 | 第86-96页 |
4.3.1 仿真数据测试 | 第86-88页 |
4.3.2 实际数据测试 | 第88-96页 |
4.4 小结 | 第96-97页 |
5 单导联相空间中自适应建模提取胎儿心电方法 | 第97-109页 |
5.1 引言 | 第97页 |
5.2 提出的单导联相空间中自适应建模提取方法 | 第97-100页 |
5.2.1 总体架构 | 第97-98页 |
5.2.2 模板信号的构造 | 第98-99页 |
5.2.3 相空间重构及建模 | 第99-100页 |
5.3 测试及性能评价 | 第100-108页 |
5.4 小结 | 第108-109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109-112页 |
6.1 论文研究工作总结 | 第109-110页 |
6.2 进一步研究工作展望 | 第110-112页 |
参考文献 | 第112-117页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117-119页 |
致谢 | 第119-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