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山东大学校内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研究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绪论第12-22页
    一、研究背景第12-15页
    二、研究意义第15-17页
    三、研究现状第17-20页
    四、研究方法第20-21页
    五、论文的创新第21-22页
第一章 微信及微信公众平台概述第22-30页
    一、微信的概念及发展第22-23页
    二、微信公众平台的概念及分类第23-25页
    三、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发展概况及意义第25-29页
    四、山东大学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情况第29-30页
第二章 山东大学校内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现状分析第30-52页
    一、微信公众平台的"5W"传播模式分析第30页
    二、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团队建设情况第30-33页
    三、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建设情况第33-37页
    四、微信公众平台内容题材的选择第37-41页
    五、微信公众平台的推广模式分析第41-46页
    六、微信公众平台的资金来源分析第46-52页
第三章 山东大学校内微信公众平台案例分析第52-61页
    一、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相关理论第52-54页
    二、山东大学官方微信认证订阅号"sdu-1901"第54-57页
    三、山东大学官方微信认证服务号"isdu1901"第57-59页
    四、山东大学校园交友微信订阅号"sdu-tuodan"第59-61页
第四章 山东大学微信公众平台运营存在的问题第61-70页
    一、学校官方微信平台权威性日趋下降第61-66页
    二、部分校内微信平台互动性欠缺第66-67页
    三、微信公众平台的舆情治理能力不足第67-69页
    四、校园微信公众平台自我盈利能力堪忧第69-70页
第五章 完善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发展的策略第70-80页
    一、精准定位校园微信公众平台角色与功能第70-72页
    二、建立健全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管理机制第72-73页
    三、推动校园微信公众平台实现自我盈利第73-74页
    四、丰富校园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形式第74-75页
    五、增强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互动能力第75-76页
    六、加强宣传引导学生使用微信公众平台的力度第76-77页
    七、加速校园微信平台与微博平台融合发展第77-78页
    八、提升校园微信公众平台对舆情事件的应对能力第78-80页
结语第80-81页
附录第81-85页
参考文献第85-90页
致谢第90-9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92-93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山东地区宋金元砖雕壁画墓的营造工艺
下一篇:清代衍圣公司法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