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货币错配视角下的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1页 |
·选题的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页 |
·文献回顾与评述 | 第11-17页 |
·货币错配文献 | 第11-15页 |
·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文献 | 第15-17页 |
·文献评述 | 第17页 |
·论文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7-19页 |
·论文思路 | 第17-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创新之处、难点和不足之处 | 第19-21页 |
·创新之处 | 第19页 |
·难点 | 第19-20页 |
·不足之处 | 第20-21页 |
第二章 货币错配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理论分析 | 第21-32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1-22页 |
·货币错配 | 第21页 |
·货币政策 | 第21-22页 |
·货币政策有效性 | 第22页 |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 第22-26页 |
·货币渠道 | 第23-25页 |
·信贷渠道 | 第25-26页 |
·货币错配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影响分析 | 第26-30页 |
·对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的影响 | 第27-28页 |
·对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的影响 | 第28-29页 |
·对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的影响 | 第29-30页 |
·对货币政策汇率传导途径的影响 | 第30页 |
·货币错配影响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 第30-32页 |
第三章 我国货币错配和货币政策现状分析 | 第32-42页 |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分析 | 第32-37页 |
·我国货币错配的测度 | 第32-35页 |
·货币错配的现实特点 | 第35-37页 |
·我国货币政策现状分析 | 第37-40页 |
·货币政策实施各阶段状况 | 第37-39页 |
·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现状 | 第39-40页 |
·货币错配与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关系分析 | 第40-42页 |
·货币错配与货币政策有效性阶段性分析 | 第40-41页 |
·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货币错配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实证分析 | 第42-62页 |
·货币错配对货币供应量影响实证研究 | 第42-49页 |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 第42-43页 |
·单位根的ADF检验 | 第43-44页 |
·Johanson协整检验 | 第44-45页 |
·向量自回归VAR模型 | 第45-47页 |
·脉冲响应函数 | 第47-48页 |
·方差分解 | 第48-49页 |
·货币错配对利率、信贷传导机制影响实证分析 | 第49-54页 |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 第49页 |
·单位根ADF检验 | 第49-50页 |
·Johanson协整检验 | 第50-52页 |
·向量自回归VAR模型 | 第52-53页 |
·脉冲响应函数 | 第53-54页 |
·方差分解 | 第54页 |
·货币错配对物价水平、经济增长影响实证研究 | 第54-61页 |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 第54-55页 |
·单位根ADF检验 | 第55-56页 |
·Johanson协整检验 | 第56-58页 |
·VAR模型 | 第58-59页 |
·脉冲响应函数 | 第59-60页 |
·方差分解 | 第60-61页 |
·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62-67页 |
·主要结论 | 第62-63页 |
·关于货币错配风险 | 第62页 |
·关于货币错配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 | 第62-63页 |
·关于货币错配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 第63页 |
·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对策和建议 | 第63-67页 |
·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和贸易模式 | 第63-64页 |
·完善和深化国内金融市场 | 第64页 |
·加强外汇管理,完善汇率形成机制 | 第64-65页 |
·加强区域货币合作,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论文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