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珠江流域淡水水生生物中有机紫外线吸收剂的富集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1章 绪论第13-27页
    1.1 有机紫外线吸收剂概论第13-16页
        1.1.1 有机紫外线吸收剂的分类第14-16页
    1.2 有机紫外线吸收剂的生产及使用状况第16-17页
    1.3 环境中有机紫外线吸收剂的研究现状第17-23页
        1.3.1 有机紫外线吸收剂进入环境途径第17-18页
        1.3.2 有机紫外线吸收剂的环境毒性第18-19页
        1.3.3 有机紫外线吸收剂的环境残留第19-23页
    1.4 论文研究内容、意义与工作量第23-27页
        1.4.1 研究内容第23-24页
        1.4.2 研究意义第24页
        1.4.3 工作量第24-25页
        1.4.4 技术路线第25-27页
第2章 样品的采集及处理第27-43页
    2.1 研究区域的选择与采样第27-33页
        2.1.1 研究区域的选择第27页
        2.1.2 样品的采集第27-28页
        2.1.3 水生生物的种类及基本信息第28-33页
    2.2 目标化合物、试剂、材料与仪器第33-38页
        2.2.1 目标化合物第33-37页
        2.2.2 试剂第37页
        2.2.3 材料第37页
        2.2.4 仪器及装置第37-38页
    2.3 样品的前处理第38-41页
        2.3.1 生物样品前处理方法第38-40页
            2.3.1.1 样品的解剖、冷冻干燥及研磨第38页
            2.3.1.2 样品的萃取、浓缩与转移第38-39页
            2.3.1.3 样品的纯化第39-40页
        2.3.2 水样前处理方法第40页
        2.3.3 沉积物样前处理方法第40页
        2.3.4 其他参数的前处理方法第40-41页
    2.4 样品的定量分析第41页
    2.5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第41-43页
第3章 珠江流域有机紫外线吸收剂的空间分布第43-53页
    3.1 珠江流域水体中有机紫外线吸收剂的分布第43-44页
    3.2 沉积物中有机紫外线吸收剂的分布第44-51页
    3.3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第4章 珠江流域淡水水生物中有机紫外线吸收剂的分布特征第53-75页
    4.1 有机紫外线吸收剂在珠江流域水生生物中的分布第53-58页
    4.2 水生生物种间差异第58-62页
    4.3 与生物个体大小/年龄的关系第62-67页
    4.4 组织分配模式第67-70页
    4.5 性别差异第70-71页
    4.6 子代传递第71-72页
    4.7 本章小结第72-75页
第5章 珠江流域淡水水生物中有机紫外线吸收剂的生物富集与放大第75-83页
    5.1 生物积累因子分析(BAF)第75-78页
    5.2 生物-沉积物富集因子(BSAF)分析第78-79页
    5.3 营养级生物放大因子(TMF)分析第79-81页
    5.4 本章小结第81-83页
第6章 研究的主要结论、创新及进展第83-85页
    6.1 主要研究结论第83-84页
    6.2 研究创新第84页
    6.3 展望第84-85页
参考文献第85-95页
致谢第95-96页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改性碳质材料的结构和纳米孔及其与典型有机污染物吸附行为的关系
下一篇:松辽盆地烃源岩形成环境与页岩油地质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