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1.2.1 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测算 | 第11-14页 |
1.2.2 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 | 第14-15页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5-16页 |
1.4 研究创新点及不足 | 第16-18页 |
2 理论基础 | 第18-26页 |
2.1 生产率理论 | 第18-20页 |
2.1.1 单要素生产率理论 | 第18页 |
2.1.2 全要素生产率理论 | 第18-19页 |
2.1.3 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概念 | 第19-20页 |
2.2 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测算 | 第20-22页 |
2.2.1 方向性距离函数 | 第20页 |
2.2.2 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 | 第20-21页 |
2.2.3 数据包络分析法求解 | 第21-22页 |
2.3 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 | 第22-26页 |
2.3.1 新经济增长理论中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3页 |
2.3.2 新兴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3页 |
2.3.3 制度经济学中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3-24页 |
2.3.4 结构主义经济增长理论中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4页 |
2.3.5 经济增长质量理论中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4-26页 |
3 中国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分析 | 第26-37页 |
3.1 中国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测算 | 第26-30页 |
3.1.1 数据来源及处理说明 | 第26-28页 |
3.1.2 样本地区环境全要素生产率计算 | 第28-30页 |
3.2 中国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 第30-37页 |
3.2.1 中国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空间分布状况 | 第30-32页 |
3.2.2 中国环境全要素生产率重心落点及演变轨迹 | 第32-33页 |
3.2.3 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分解因子的测度 | 第33-37页 |
4 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 第37-45页 |
4.1 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 第37-38页 |
4.2 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空间计量模型 | 第38-45页 |
4.2.1 空间面板模型介绍 | 第38-39页 |
4.2.2 变量选择及数据处理说明 | 第39-40页 |
4.2.3 空间面板模型形式选择 | 第40-41页 |
4.2.4 实证结论及分析 | 第41-45页 |
5 主要结论和相关政策建议 | 第45-48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45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45-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