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社会与环境论文--环境与发展论文

中国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分析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0-18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1.1 选题背景第10-11页
        1.1.2 选题意义第11页
    1.2 文献综述第11-15页
        1.2.1 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第11-14页
        1.2.2 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第14-15页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5-16页
    1.4 研究创新点及不足第16-18页
2 理论基础第18-26页
    2.1 生产率理论第18-20页
        2.1.1 单要素生产率理论第18页
        2.1.2 全要素生产率理论第18-19页
        2.1.3 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概念第19-20页
    2.2 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第20-22页
        2.2.1 方向性距离函数第20页
        2.2.2 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第20-21页
        2.2.3 数据包络分析法求解第21-22页
    2.3 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第22-26页
        2.3.1 新经济增长理论中的影响因素分析第23页
        2.3.2 新兴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的影响因素分析第23页
        2.3.3 制度经济学中的影响因素分析第23-24页
        2.3.4 结构主义经济增长理论中的影响因素分析第24页
        2.3.5 经济增长质量理论中的影响因素分析第24-26页
3 中国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分析第26-37页
    3.1 中国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第26-30页
        3.1.1 数据来源及处理说明第26-28页
        3.1.2 样本地区环境全要素生产率计算第28-30页
    3.2 中国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分析第30-37页
        3.2.1 中国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空间分布状况第30-32页
        3.2.2 中国环境全要素生产率重心落点及演变轨迹第32-33页
        3.2.3 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分解因子的测度第33-37页
4 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第37-45页
    4.1 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相关性分析第37-38页
    4.2 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空间计量模型第38-45页
        4.2.1 空间面板模型介绍第38-39页
        4.2.2 变量选择及数据处理说明第39-40页
        4.2.3 空间面板模型形式选择第40-41页
        4.2.4 实证结论及分析第41-45页
5 主要结论和相关政策建议第45-48页
    5.1 主要结论第45页
    5.2 政策建议第45-48页
参考文献第48-52页
致谢第52-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碳排放强度的时空分异--基于产业结构演化视角
下一篇:PGC-1α在铅致睾丸支持细胞氧化应激与能量代谢中的作用